首页/ 题库 / [单选题]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外力为1500N,受力的答案

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外力为1500N,受力的面积为300㎜2,此时金属产生内力,其应力应为()。

单选题
2022-01-01 04:54
A、A.5MPa
B、B.50Pa
C、C.5Pa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卸载后产生塑性变形的极限应力为材料的弹性极限
金属在冷加工变形中,金属的塑性指标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
金属在冷加工变形中,金属的塑性指标,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而()。
金属在冷塑性变形后产生()、()提高;()、()下降的现象,称作加工硬化。塑性变形后的金属经加热将发生回复、()、晶粒长大的变化。
为了使经冷塑性变形的金属恢复到变形前的状态,需要将金属加热,进行退火处理,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会发生()、()和晶粒长大等过程。
根据金属塑性变形的温度来分,金属冷加工是在()的塑性变形。
当金属材料所受到的外力超出弹性极限时,将产生永久变形,这种变形在外力消失后不能消除,亦即金属材料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永久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后,将产生加工硬化,这对于金属后续的塑性变形不利,消除加工硬化的方法是()。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必然引起金属晶体组织结构的(),使晶格发生歪扭和紊乱,使晶粒破碎并且使晶粒沿着受力方向被拉长或压缩。
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金属的塑性。
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为金属的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表示金属材料塑性性能有()等。
相关题目
金属多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
实际金属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进行的。
金属材料受力时,常以()率和()率表示金属材料的塑性。
利用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的性质进行管道连接的方法是()。
周期检修后的感应式电能表进行工频耐压试验时,所有线路对金属外壳间或外露金属部分间的试验电压为()。
金属在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大部分转化为()。
金属受力时发生的未超过金属本身弹性极限的变形叫塑性变形。
金属进行塑性变形的外力为1500N,受力的面积为300㎜2,此时金属产生内力,其应力应为()。
拉应力使变形金属的塑性大大降低,压应力会提高金属的塑性。
金属塑性变形分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金属的热变形与冷变形相比,()较小。
金属板料在弯曲变形时,由弹性变形发展到塑性变形,而在塑性变形时,()和塑性变形是同时存在的。
金属塑性变形分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金属的热变形是指在()温度以上的变形。
金属塑性变形分为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金属的热变形与冷变形相比,()较小。
镗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在切削厚度较小,切削速度较高,刀具前角较大的条件下,金属材料容易变形,此时的切屑容易形成()。
金属在常温下进行的变形为冷变形,加热后进行的变形为热变形。
常温下,金属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为()和()两种。其中主要的变形方式是()。
在外力作用下金属将产生变形。应力小时金属产生弹性变形,应力超过σs时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因此,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有弹性变形存在。
金属在载荷(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的()称为塑性。
金属在冷加工变形中,金属变形抗力指标,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金属的塑性指标,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