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的答案

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标,它是指当年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的比率。

单选题
2022-01-03 22:36
A、GNP
B、GDP
C、财政收入
D、财政支出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国债偿债率的具体含义。国债偿债率就是当年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

感兴趣题目
财政偿债率是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一般认为,财政偿债率应()。
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标,它是指当年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的比率。
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标,具体来说,它是指本年度国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 )的比率。
国债偿债率是衡量国家财政本身偿债能力的指标,具体来说,它是指当年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与当年( )的比率。
公债偿债率指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重和比率。
衡量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指标是()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中,能够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是()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不发达,作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其它税源匮乏,关税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通过征收关税来维持政府财政支出的理论被称为()。
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主要有:偿债率、()、负债率、()
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程度的指标是( )。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的?
相关题目
在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中,能够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程度的指标是(  )。
“国债余额占当年GDP的60%,财政赤字占当前GDP的3%”,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红线。当前世界部分经济体的政府超能力负债,已经触及或超过红线,为了维持财政预算赤字,政府可以采取的政府措施是(  )。
用以反映国家预算集中的财政收入总量的指标是(  )。
反映国家财政集中收入相对规模的指标是(  )。
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财政支出小于财政收入的一种财政政策。这种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具有抑制经济过热的功能。
从财政角度看,国债是财政收入的( ),是弥补财政赤字、解决财政困难的最可靠、最迅速的手段
从政府财政对公债还本付息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的规模的指标是 选项
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通常把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国债和______三种
当年国债发行额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率被称为()。
假设某年国债发行额为6000亿元,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为4000亿元,财政收入额为72000亿元,财政支出额为78000亿元,则当年的财政偿债率为()。
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建立在对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这样的国家预算是()。
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被称为()。
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缴国家财政的指标是()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的比例。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清偿到期债务的能力。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
反映国家财政集中收入相对规模的指标是()
从政府财政对公债还本付息能力的角度来衡量公债的规模的指标是().
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之比。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 )的比例。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国债总额占( )的比例。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