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的答案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包括()。

单选题
2022-01-04 11:30
A、A、生产、分配、物流和消费
B、B、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
C、C、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D、D、生产、分配、物流和商流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无论是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都有独立的自主权,这说明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不同于与后来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
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社会再生产一般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从一次社会生产过程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
材料1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2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3 “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knowledge theory of value)所取代。知识是一种不同于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美]奈斯比特:《大趋势》,1982年英文版,第17页。)里夫金认为:“文明从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劳动的概念而构成的。现在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人类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智能机器正在无数的工作岗位上代替人的劳动,迫使成百万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加入失业者的行列。” ——[美]里夫金:《技术的两面性》,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10) 结合材料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 ①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 ②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 ④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⑤以唯物主义为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
材料1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2 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因此,那种能提高劳动成效从而增加劳动所提供的使用价值量的生产力变化,如果会缩减生产这个使用价值量所必需的劳动时间的总和,就会减少这个增大的总量的价值量。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材料3 “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knowledge theory of value)所取代。知识是一种不同于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美]奈斯比特:《大趋势》,1982年英文版,第17页。)里夫金认为:“文明从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劳动的概念而构成的。现在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人类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智能机器正在无数的工作岗位上代替人的劳动,迫使成百万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加入失业者的行列。” ——[美]里夫金:《技术的两面性》,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10)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现在西方,以奈斯比特、里夫金为代表的“知识价值论”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根据材料3分析,“知识价值论”能取代“劳动价值论”吗?
材料1 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他生产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如果生产各种商品所必需的各种劳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也会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其实不然。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力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力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为什么材料1中马克思说“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
经济制度,即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关系总和,它包括()
材料1 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那么一个人越懒或越笨,他生产的商品就越有价值,因为完成这个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多。然而,这样推论将是一个可悲的错误。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2 如果生产各种商品所必需的各种劳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些商品的相对价值也会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其实不然。生产一个商品所必需的劳动量,是随着所用劳动的生产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劳动的生产力越高,在一定的劳动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多;劳动的生产力越低,在同一时间内所完成的产品也越少。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根据材料2说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 [材料1]“出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家合资,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它们由死复生,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请回答: (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 (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
相关题目

16.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不同于与后来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   )。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
在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基本经济形态中,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是()。
马克思认为,人按照()的规律来生产与创造。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为生产劳动是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其对生产劳动 考察的角度是 ( )
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在生产活动中劳动的价值一般来说要大于劳动力的价值,其多余的部分(剩余价值)被掌握着生产资料的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包括()
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6.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不同于与后来一些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   )。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认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生产劳动,劳动创造了美。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精神生产是按照“()规律”进行的。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人类社会生产与再生产包括()。
马克思认为现代生产劳动的主要形式是()
商业劳动和生产劳动的分离,是人类社会的()。
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最早发生于人类社会的()
土地成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它与();()一起被称为生产三要素,尤以土地与劳动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马克思和列宁都认为新的社会变革,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必然是在什么领域发生?()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