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某招标人于2010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的答案

某招标人于2010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于2010年5月30日前提交投标文件。招标人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至少应当在()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单选题
2022-01-05 01:23
A、A、2010年5月10日
B、B、2010年5月15日
C、C、2010年5月20日
D、D、2010年5月30日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建设工程招标中,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日。
某市政工程项目,估算总投资4200万元,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 (1)建设项目法人决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经建设主管部门批准,自行组织招标工作。为加快工程建设进展和保证工程质量,建设项目法人发布的招标公告及招标文件对招标投标工作作出如下安排和要求: 1)2012年3月8日8时至2012年3月12日17时购买招标文件。 2)2012年3月30日1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3)2012年4月1日10时组织开标。 4)各投标单位在提交投标文件时,需按照估算总投资的2%提交投标保证金。 5)所有工程材料均由中标人采购,但钢材需按建设项目法人指定,采购某钢铁公司的产品。 (2)在项目施工接近尾声时,为尽快发挥建设项目效益,需要增加约200m的附属道路工程,投资估算为150万元,建设项目法人拟对该工程不再进行施工招标,直接委托原中标单位施工。 建设项目法人对招标投标工作的安排和要求有无不妥?说明理由。
某招标人于2007年4月1日向中标人发出了中标通知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前订立书面合同。
某招标人于2007年4月1日向中标人发出了中标通知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前订立书面合同。
某招标人于2007年4月1日向中标人发出了中标通知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在()前订立书面合同。 
某省大型堤防加固工程的施工监理项目,招标人按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并在《中国建设报》上发布了招标公告。资格预审后,于2006年2月12日发售了招标文件。为提高本地区的建设监理水平,招标文件规定外省的投标人须与本地符合资质条件的监理单位组成联合体方可投标;投标截止时间为2006年4月28日上午9:00。 该施工监理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该施工项目的加固长度由计划的45km增加到50km,为此招标人于2006年4月15日向所有购买招标文件的投标人发出了紧急修改通知; 事件2:投标人A在4月26日提交了投标文件后,由于正在监理的其他项目不能按期结束,故于27日撤回了投标文件; 事件3:投标人B于28日上午9:30携带投标文件赶到开标现场,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书未宣读完毕。 事件4:投标人C的法定代表人未出席开标会,拟在该项目上任总监理工程师的张某参加了开标会并向招标人提交了法定代表人授权其参加开标、签订合同的委托书。 事件5:为便于评标的公开、公正进行,招标人在开标结束后,现场公布了评标标准和评标委员会成员名单; 事件6:评标工作结束、招标人与中标人于5月23日签订监理合同后,招标人于28日之前退回了其他投标人的投标保函。 事件6中招标人的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某国有资金投资的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13年8月8日开工,招标人拟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项目施工招标,并委托某具有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编制该项目的标底和最低投标限价。该机构还接受了该项目投标人D的投标文件的编制。招标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2013年2月8日,已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5家施工承包商拟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招标人规定2月20~2月23日为招标文件发售时间。3月6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投标有效期自投标文件发售时间算起总计60天。 事件2:考虑该项目的估算价格为l0000万元,所以投标保证金统一定为200万元,其有效期从递交投标文件时间算起总计60天。 事件3:评标委员会成员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单位公章。评标委员会于5月28日提出了书面评标报告。C、A企业分列综合得分第一、第二名。 事件4:5月30日招标人向c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6月2日C企业收到中标通知书,双方于7月1日签订了书面合同。7月15日,招标人向其他未中标企业退回了投标保证金。 请指出事件1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建设某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该工程在项目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招标程序如下: 1.组织评标。 2.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3.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4.召开投标预备会。 5.建立评标组织。 6.决定中标单位。 7.对申请投标者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所有申请投标者。 8.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9.委托咨询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10.向资格审查合格的投标者发售招标文件。 11.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12.发布招标公告和投标邀请书。 13.发出中标通知书。 14.编制标底。 15.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16.召开开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业主于2000年3月1日发布该项目施工招标公告,其中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大致规模、实施地点、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还要求参加投标的施工单位必须是本市一、二级企业或外地一级企业,近3年内有获省、市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且需提供相应的资质证书和证明文件。4月1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施工单位发售招标文件,各投标单位领取招标文件的人员均按要求列表登记并签收。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工期不得长于24个月,工程质量要求获得本省优质工程奖,4月18日16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开标时,由各投标人推选的代表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确认无误后由招标人当众拆封,宣读投标人名称、投标价格、工期等内容,还宣布了评标标准和评标委员会名单(共8人,包括招标人代表2人、招标人上级主管部门代表1人、技术专家3人、经济专家2人),并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 上述招标程序中的工作顺序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排出正确顺序。具体工作实施情况哪些方面不符合相关法律与规定?
某省博物馆建筑工程,被省政府列为重点工程项目,招标人考虑到工程本身技术难度大,结构类型复杂,一般的建筑企业难以胜任,遂决定采用邀请招标的方式招标,并于2008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五家企业均接受邀请并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08年5月10日上午9时为投标截止时间。 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A、C、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B企业由于路途遇到交通管制其投标文件于2008年5月10日上午9时15分送达。2008年5月11日上午在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主持下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委员会由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机构1人、招标人代表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发现A企业投标文件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单位公章。后经评标委员会评标确定D企业中标,2008年5月15日招标人向D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2008年6月25日双方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请指出评标委员会组成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某省属重点水利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坝肩施工标段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2004年9月20~22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2004年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2004年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04年10月18日下午5时才送达,原因是中途堵车;2004年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评标委员会成员共有7人,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由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公章。评标委员会于2004年10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B、A企业综合得分分别为第一、二名。由于B企业投标报价高于A企业,2004年11月10日招标人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并于2004年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1)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C企业和E企业投标文件是否有效?分别说明理由。 (3)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4)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5)招标人确定A企业为中标人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6)合同签订的日期是否违规?说明理由。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于2013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5家企业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13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2013年5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日。 在2013年4月20日上午,A、B、D、E4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13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2013年4月23日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 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B企业投标文件有项目经理签字并盖了公章,但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D企业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E企业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招标人于2013年5月10日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双方于2013年6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指出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于2007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五家企业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07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2007年5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日。在2007年4月20日上午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07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2007年4月23日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B企业投标文件有项目经理签字并盖了公章,但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D企业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E企业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招标人于2007年5月10日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双方于2007年6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问题】 1.该项目采取的招标方式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2.分别指出对B企业、C企业、D企业和E企业的投标文件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3.指出评标委员会人员组成的不妥之处。 4.指出招标人与中标企业6月12日签订合同是否妥当,并说明理由。
相关题目
(四)  某建筑企业拟在西部某开发区建设一个生产基地项目,该建设项目实行的是公开招标。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下列事件:
  事件1:招标方于2013年3月5日起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强调,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要求各投标人在3月20日之前提交投标文件(即确定3月20日为投标截止时间),并于3月7日停止出售招标文件。一共有5家单位领取了招标文件。
  事件2: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的报价高于标底18%以上一律为无效标。招标方请造价咨询机构代为编制了标底,并考虑到招标人的不同情况编制了两个不同标底:其一为招标方有垫资施工;其二为招标方无垫资施工。
  事件3:3月12日招标方面通知各投标人,原招标工程中的土方量增加15%。项目范围也进行调整,各投标人据调整后的结果对投标报价进行计算。
  事件4: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可以用抵押方式进行投标担保,并规定投标保证金为投标价格的5%,且不得少于70万元,投标保证金有效时间同投标有效期。
  事件5:按照3月20日的投标截止时间要求,外地的一个投标人于3月18日从邮局寄出了投标文件。由于出现意外情况,招标人3月22日才能收到投标文件。本地甲公司于3月19日将投标文件密封加盖了本企业公章并由准备承担此项目的项目经理本人签字按时送达招标方。本地乙公司于3月17日将投标文件送达招标方后,3月19日又递送了降低报价的补充文件。补充文件没有对3月17日送达的投标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说明。本地丙公司于3月16日送达投标文件后,考虑自身竞争实力,于3月19日通知招标方退出竞标。
  事件6:开标会议由主管建设的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主持。开标会议上对退出竞标的本地丙公司未宣布其单位名称。本次参加投标的单位仅有4个。在开标后宣读各单位报价与标底时发现4个单位投标报价都高于标底25%以上,投标人对标底的合理性当场提出异议。与此同时,招标方代表宣布4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均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此次招标作废,请投标人等待通知(若某投标人退出竞标,其保证金在确定中标后退还)。三天后招标方决定4月1日重新招标,招标方调整标底,原投标文件有效。5月15日经评标委员会评定,本地区无中标单位,外地某公司由于投标报价最低所以确定为中标人。
  事件7:5月16日发出中标通知书。通知书中规定,中标人自收到中标书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书面协议。与此同时,招标方通知中标人与未中标人。投标保证金在开工前30日内退还。中标的外地公司提出投标保证金不需归还,当做履约担保使用。
  事件8: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将中标工程项目中的3/5工程量分包给未中标本地甲公司。本地甲公司又将其转包给外地的农民施工单位。
  问题:
  1.说明重新招标的法律法规。
  2.说明上述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某政府采购货物招标项目,1月1日开始发售招标文件,2月1日投标截止时,因技术复杂,只有两个供应商递交投标文件。招标文件和实施程序符合有关规定,招标采购单位应当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后采取(  )。
某工程实行公告招标。招标文件规定,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为3月22日下午5点整。投标人甲由于交通拥堵于3月22日下午5点10分送达投标文件。其后果是( )。
(四)  某建筑企业拟在西部某开发区建设一个生产基地项目,该建设项目实行的是公开招标。在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下列事件:
  事件1:招标方于2013年3月5日起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强调,由于时间比较紧张,要求各投标人在3月20日之前提交投标文件(即确定3月20日为投标截止时间),并于3月7日停止出售招标文件。一共有5家单位领取了招标文件。
  事件2: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的报价高于标底18%以上一律为无效标。招标方请造价咨询机构代为编制了标底,并考虑到招标人的不同情况编制了两个不同标底:其一为招标方有垫资施工;其二为招标方无垫资施工。
  事件3:3月12日招标方面通知各投标人,原招标工程中的土方量增加15%。项目范围也进行调整,各投标人据调整后的结果对投标报价进行计算。
  事件4:招标文件中规定,投标人可以用抵押方式进行投标担保,并规定投标保证金为投标价格的5%,且不得少于70万元,投标保证金有效时间同投标有效期。
  事件5:按照3月20日的投标截止时间要求,外地的一个投标人于3月18日从邮局寄出了投标文件。由于出现意外情况,招标人3月22日才能收到投标文件。本地甲公司于3月19日将投标文件密封加盖了本企业公章并由准备承担此项目的项目经理本人签字按时送达招标方。本地乙公司于3月17日将投标文件送达招标方后,3月19日又递送了降低报价的补充文件。补充文件没有对3月17日送达的投标文件的有效性进行说明。本地丙公司于3月16日送达投标文件后,考虑自身竞争实力,于3月19日通知招标方退出竞标。
  事件6:开标会议由主管建设的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主持。开标会议上对退出竞标的本地丙公司未宣布其单位名称。本次参加投标的单位仅有4个。在开标后宣读各单位报价与标底时发现4个单位投标报价都高于标底25%以上,投标人对标底的合理性当场提出异议。与此同时,招标方代表宣布4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均不符合招标文件规定,此次招标作废,请投标人等待通知(若某投标人退出竞标,其保证金在确定中标后退还)。三天后招标方决定4月1日重新招标,招标方调整标底,原投标文件有效。5月15日经评标委员会评定,本地区无中标单位,外地某公司由于投标报价最低所以确定为中标人。
  事件7:5月16日发出中标通知书。通知书中规定,中标人自收到中标书之日起30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签订书面协议。与此同时,招标方通知中标人与未中标人。投标保证金在开工前30日内退还。中标的外地公司提出投标保证金不需归还,当做履约担保使用。
  事件8: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后,将中标工程项目中的3/5工程量分包给未中标本地甲公司。本地甲公司又将其转包给外地的农民施工单位。
  问题:
  1.说明重新招标的法律法规。
  2.说明上述事件中存在的问题。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日前发出。
2013年6月1日甲公司发出招标文件,规定投标截止日为2013年6月30日,发出招标文件后需要进行必要的修改,甲公司应当在最晚于()书面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水运工程招标人自招标文件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日。
某大型工程,由于技术特别复杂,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设备及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要求较高,经省有关部门批准后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人于2007年3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五家企业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内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规定:2007年4月20日下午4时为投标截止时间,2007年5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日。在2007年4月20日上午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2007年4月20日下午5时才送达。2007年4月23日由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评标委员会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标投标监督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B企业投标文件有项目经理签字并盖了公章,但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授权委托书;D企业投标报价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E企业对某分项工程报价有漏项。招标人于2007年5月10日向A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双方于2007年6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
某招标人于2012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于2012年5月30日前提交投标艾件。招标人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至少应当在()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某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于2月1日发布招标公告,3月1日发售招标文件,投标单位甲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日4月1日前递交了投标文件。经过开标、评标后,建设单位于4月30日向甲发出中标通知书,甲于5月10日收到中标通知书。则该工程合同成立的时间是()。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规定,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前,投标人(  )。[2010年真题]
某市火电站建设项目进行招标,招标人规定投标人提交的投标文件截止日期为2006年11月20日,投标人在投标文件截止日期已提交投标文件。2006年11月18日,投标人向招标人提出撤回提交的投标文件。此时( )。
按照《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范本GZZB2010-005-2》的规定,招标文件发出后,在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日前,招标人可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标人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至少()日前发出
某招标人于2010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于2010年5月30日前提交投标文件。招标人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至少应当在()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某招标人于2010年5月1日发出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于2010年5月30日前提交投标文件。招标人要对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修改,根据《招标投标法》的规定,招标人至少应当在( )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招标人于2016年4月1日发布招标公告,2016年4月20日发布资格预审公告,2016年5月10日发售招标文件,投标人于投标截止日2016年6月10日及时递交了投标文件,2016年7月20日招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则要约生效的时间是( )。
某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组织,招标人对其中4台蒸汽锅炉的采购招标过程时间安排如下: (1)2008年8月9日-2008年8月14日发售招标文件; (2)2008年8月16日上午9:00点组织投标预备会议; (3)2008年8月16日下午4:00点为投标人要求澄清招标文件的截止时间; (4)2008年8月17日上午9:00点组织现场考察; (5)2008年8月20日发出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修改了几个关键技术参数; (6)2008年8月29日下午4:00为投标人递交投标保证金截止时间; (7)2008年8月30日上午9:00点投标截止; (8)2008年8月30日上午9:00~11:00,招标人与行政监管机构审查投标人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合同业绩等原件; (9)2008年8月30日上午11:00,开标; (10)2008年8月30日下午1:30~2008年8月31日下午5:30,评标委员会评标; (11)2008年9月1日~2008年9月3日,评标结果公示; (12)2008年9月4日发出中标通知书; (13)2008年9月5日~2008年9月6日,签订供货合同。 [问题] (1)逐一指出上述时间安排、程序中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2)如果该批蒸汽锅炉需要一个半月交货,其安装与系统调试需要三个月时间,招标人与中标人在2008年9月6日签订锅炉供货合同是否可以保证2008年冬天供暖?为什么?
建设工程招标中,资格预审文件或招标文件的发售期不得少于()日。
按照《广州市建设工程施工公开招标招标文件范本GZZB2010-005-2》的规定,招标文件发出后,在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日前,招标人可对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修改。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