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材料1: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的答案

材料1: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财税[2009]27号明确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税函[2009]69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9号明确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额优惠政策。 材料2: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企业年金中的企业缴费可以采取月缴、季缴、年缴等方式,其中缴费当月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最少的方式是()。

单选题
2022-09-22 04:57
A、月缴
B、季缴
C、年缴
D、三者相等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A

试题解析

标签: CMS专题
感兴趣题目
20世纪70年代,随着企业年金基金数额的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管理和保值增值需求尤为强烈,因而,英美发达国家采取了基于信托原理管理企业年金的政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在引入信托制度后也纷纷选择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托管理模式。2004年,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也做出了企业年金信托管理的政策选择。信托型企业年金管理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
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止2012低,该市共有15.9万户企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其中九成企业税负减轻。2013年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营改增”。“营改增”的积极效应是() ①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②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④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在员工福利的初建阶段,企业年金问世为员工福利增添了重要内容。对此陈述正确的有():①企业年金制度是由企业承担全部或部分资金责任建立员工退休基金为员工维持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②企业年金在西方发达国家有100多年的历史;③保险公司进入退休金业务对私人退休金计划发展有积极意义;④团体保险一开始就以员工福利计划为主要经营方向,该业务的出现对员工福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⑤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后,团体保险与员工福利计划之间,已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的变化,分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外交的有利因素。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企业年金的监管体系与一个国家的法律传统、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制、养老金体制和计划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的差异可能导致养老金监管体制的巨大差别。从总体上看,影响一个国家企业年金监管模式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②企业年金制度特征 ③企业年金经办机构性质 ④立法和监管方式
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制度,旨在通过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建立企业职工退休计划,美国的401(k)计划发展成熟,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有()。 ①政府应当扮演重要角色 ②国家应制订一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③简化限制、增加覆盖面、适度减低费用 ④由企业统一运作到个人自主决定的投资管理模式
中国正在大力推行企业年金制度,旨在通过企业和职工共同缴费建立企业职工退休计划,美国的401(k)计划发展成熟,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①政府应当扮演重要角色 ②国家应制订一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③简化限制、增加覆盖面、适度减低费用 ④应加强监管,内部风险控制是重中之重 ⑤由企业统一运作到个人自主决定的投资管理模式 ⑥商业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⑦拓展资金投资渠道、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资金保值、增值
通常情况下企业年金可分为三个阶段:缴费阶段、累积阶段和领取阶段,各国企业年金税收政策模式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各国在这三个阶段分别采取的不同的税收待遇上,目前比较通行的税收政策是()税制。
20世纪70年代,随着企业年金基金数额的增大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管理和保值增值需求尤为强烈,因而,英美发达国家采取了基于信托原理管理企业年金的政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在引入信托制度后也纷纷选择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托管理模式。2004年,我国《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也做出了企业年金信托管理的政策选择。A集团企业年金计划的受托人为B公司,在金融危机期间,A集团与B公司均宣告破产。关于A集团的企业年金基金财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对于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税收政策目前国家还在研究制定阶段。从企业缴费环节看,目前税法只允许企业为全体雇员按()规定的比例向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缴费在税前进行扣除(国税发[2003]45号文),其他情况下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以外为雇员投保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调节社会的总体需求的?
相关题目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市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仅体现在()上。
在我国,国家财政主要采取税收的形式参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
一个国家的财政税收政策发生了变革,意味着该国的企业组织所面临的什么发生了变化
税基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
财政部门具有的职能有:财政收支、税收政策、国有资本金管理。()
税基是国家税收制度的核心,反映征税的深度,体现国家的税收政策,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负担
广东省东莞市一个家电制造公司近几年发展迅速,效益良好。为了使职工更大程度地参与企业管理和企业效益分配,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鼓励职工爱岗敬业,在企业长期工作,公司老板王总打算制定年金计划,但是对于年金不是很了解,所以就相关问题咨询了理财规划师。王总很希望了解我国目前在税收上对实行年金计划的企业有哪些优惠措施,因而理财规划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其中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对于企业年金(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税收政策目前国家还在研究制定阶段。从企业缴费环节看,目前税法只允许企业为全体雇员按()规定的比例向补充养老保险计划的缴费在税前进行扣除(国税发[2003]45号文),其他情况下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以外为雇员投保补充养老保险的缴费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从1991年起,我国部分行业如交通、邮电等开始建立行业单位年金,部分盈利较好的大型企业如中远集团等开始设立企业年金,部分地方企业也设立了企业年金。下列对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有()。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政府的土地供给、住房、会融、财政税收等政策的变更,均会对房地产的( )产生影响。
政府的土地供给、住房、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的变更,均会对房地产的( )产生影响。
在现阶段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政府财政收入的()左右。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是()。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的税收优惠政策是()
为提高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效率,极大发挥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作用,必须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有效的管理。目前,从各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实践来看,税收优惠政策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 ①计划合格性要求 ②员工合格性要求 ③赋益权要求 ④非歧视原则 ⑤严格贯彻“以养老为目的”的要求
我国制定的有关涉外税法在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发展我国的()起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1: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年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我国,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财税[2009]27号明确了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国税函[2009]694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9号明确了关于企业年金个人所得税额优惠政策。 材料2: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采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企业年金中的企业缴费可以采取月缴、季缴、年缴等方式,其中缴费当月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最少的方式是()。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经济外交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关系到国际经济协调、世界和平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外交政策和行为。经济发展了才使国家的政治安全得以维护,而一国的经济外交,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周永生《经济外交》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扩大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和互动明显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也步入一个新阶段。"-3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刘变化,注重经济外交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变革中,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有所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抱有强烈愿望。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与我国的经济互补性很强,与我国发展经贸合作的要求十分迫切。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与发展中国家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人民日报社论《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外交大有可为》(2004年9月3日)材料三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新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政府对“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内涵予以明确构筑,赋予新内涵,并出台新的支持性政策措施。以便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为我国谋求更大的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空间。——邢厚媛《国际商报》问题:21世纪以来,我国在经济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与此相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