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的答案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问答题
2022-10-01 03:51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
2、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时,他制止了学生并要求学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可以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
3、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先斥责了学生,后来又给了学生四块糖,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试题解析

标签: CMS专题
感兴趣题目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请运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分析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行为。
陶行知教育学生的案例:一次他去操场上发现一个学生打架,于是请学生到校长室去,学生按照要求做了。当陶校长回到校长室的时候,他面对学生拿出一颗糖,说,我让你来办公室,你就来了,说明你尊重我,这颗糖奖励你。接下来陶校长掏出第二颗糖说,我了解了一下,你打人是因为见义勇为,值得表扬,再奖给你一颗糖;这个时候,学生不好意思说:校长,我也不对,不应该以非对非。陶校长再次掏出一颗糖给学生说,你看你知道反省自己,应该鼓励。最后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故事告诉我们()
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就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回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教育原则?
材料: 城市学生杜某,大学毕业后通过招教考试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在认真备课、反复试讲后,他心情忐忑地走上讲台,刚做完自我介绍,一个男生突然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条件不好,学习基础又差,你会喜欢我们吗?”杜老师没有回答,微笑地看着他问:“你会不会嫌弃自己的家人?”男生马上回答:“当然不会,一家人怎么会嫌弃呢?”杜老师转向全班同学郑重地说:“我既然成了同学们的老师,大家就成为了一家人,我当然不会嫌弃你们了。同学们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农村孩子朴实、能吃苦,只要我们共同努力,都会成为优秀学生的。老师喜欢你们,看好你们!”这一开场很快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
某同学在机房里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为了能让同学们都能看到自己的网站,他应该采取的最佳做法是()。
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每天要管理的事情太多,经常感到分身乏术,真希望有个助手能够帮助自己。有一天,于老师突然想到,能不能让学生来代替自己,行使班主任的职权呢?于是决定试一试。经过认真考虑,于老师决定选择平时在班上威信较高的班干部郑莉莉作为第一个试验对象。一天课后,于老师找到郑莉莉同学做了一次长谈,说明了自己的设想,也谈了老师对她的期望。第二天,在班会会议上,于老师向全班同学宣布了自己的计划:“下一周,由郑莉莉同学当班上的‘代理班主任’,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班上的一切工作由‘郑老师主持’。”问题:请运用所学过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对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做出理论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演示实验时,课室上存在多种刺激,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讲述、演示的实验清晰地反映出来,而把黑板、墙壁、讲台、教室内其他声音等作为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与背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可以相互调换。如当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突然有一学生将自己的文具盒掉到地面发出一个较响的声音时,声音就变成了学生知觉的对象,而教师的讲述及演示实验就成为知觉的背景。 问题: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知觉的哪种特性,并阐述影响这种特性的因素。
在某大学的一次《刑事诉讼法》讨论课上,班上的不少学生对简易程序都谈了自己的理解。请回答问题。 甲同学谈了自己对简易程序特点的如下认识,其中正确的有哪些?( )
李小明,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存在偷窃行为一年多。自我陈述:从上小学开始因自己个子矮小,同学们都叫我"李矮子",心里感到很难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校成绩一般,有些调皮捣蛋,喜欢去招惹别人,稍不顺心就发脾气,班上同学都不愿意与自己玩,看到其他同学一起玩得很开心,既羡慕又妒忌,但自己做不到,感到同学们看不起我,内心痛苦不安,很希望与同学交朋友,希望自己也能被同学们喜欢,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为了讨好别的同学,有时将家里的东西拿给同学们吃,甚至有好几次拿爸爸妈妈的钱买东西给同学吃,以获得同学的尊敬与好感,能与自己一起玩,还有一次到超市偷东西给同学吃而被捉住,送交学校处理。了解资料:3岁以前发育正常,3岁时因发烧用药致左耳有轻微听觉障碍,性格偏内向,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对孩子不关心,做错了事就打骂,说他没用。提问资料:小明因偷超市的东西被抓后,被送交学校处理。下面是辅导老师的咨询过程:辅导老师:听说你偷了人家的东西?学生:恩……辅导老师:你偷了多少?学生:我拿了5罐果汁。辅导老师:拿那么多做什么?学生:我要拿去请同学喝。辅导老师:为什么要请同学喝?学生: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想请他们喝了果汁,他们就会跟我玩了。辅导老师:要请同学喝也应该用钱买呀!怎么能偷呢?学生:我没有那么多钱。辅导老师:没有钱就不要请客呀!偷东西多丢脸呀!年纪这么小就不学好,将来还得了?以后再偷东西,就要惩罚你了,知道吗?学生:知道了。辅导老师:好了,赶紧回教室上课,以后千万不要再偷别人东西了。在上述咨询过程,心理咨询师使用的无效助人行为是()。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1)陶行知是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学生的?对你的教学有何启示? (2)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是用谈话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达到较好教育效果的典范。结合故事分析在评价中运用谈话方式应注意哪些问题。
李小明,男,16岁,初中三年级学生,与同学关系紧张,存在偷窃行为一年多。自我陈述:从上小学开始因自己个子矮小,同学们都叫我"李矮子",心里感到很难受,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在校成绩一般,有些调皮捣蛋,喜欢去招惹别人,稍不顺心就发脾气,班上同学都不愿意与自己玩,看到其他同学一起玩得很开心,既羡慕又妒忌,但自己做不到,感到同学们看不起我,内心痛苦不安,很希望与同学交朋友,希望自己也能被同学们喜欢,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为了讨好别的同学,有时将家里的东西拿给同学们吃,甚至有好几次拿爸爸妈妈的钱买东西给同学吃,以获得同学的尊敬与好感,能与自己一起玩,还有一次到超市偷东西给同学吃而被捉住,送交学校处理。了解资料:3岁以前发育正常,3岁时因发烧用药致左耳有轻微听觉障碍,性格偏内向,父母都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对孩子不关心,做错了事就打骂,说他没用。提问资料:小明因偷超市的东西被抓后,被送交学校处理。下面是辅导老师的咨询过程:辅导老师:听说你偷了人家的东西?学生:恩……辅导老师:你偷了多少?学生:我拿了5罐果汁。辅导老师:拿那么多做什么?学生:我要拿去请同学喝。辅导老师:为什么要请同学喝?学生:他们都不跟我玩,我想请他们喝了果汁,他们就会跟我玩了。辅导老师:要请同学喝也应该用钱买呀!怎么能偷呢?学生:我没有那么多钱。辅导老师:没有钱就不要请客呀!偷东西多丢脸呀!年纪这么小就不学好,将来还得了?以后再偷东西,就要惩罚你了,知道吗?学生:知道了。辅导老师:好了,赶紧回教室上课,以后千万不要再偷别人东西了。如果要评定求助者的病理人格,你认为可选的测验是()。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请你用其他的学习理论,提出更好的处理方法。
相关题目
一天,某老师怀疑班上平时比较调皮的某学生给自己取了外号,于是就叫该同学赔礼道歉,该同学不承认于是老师与该同学发生争执并抓扯,老师一起之下就打了该学生,致使该学生全身性软组织受损
根据上面资料,作答5.6题。
对以上事件的处理,错误的是(  )
胡老师抱怨她班上的学生:“当他们违反纪律时,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但他们却越来越不像话!”对学生这种不良行为的增加可以用行为主义的(  )理论观点来加以解释。
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 )
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学习不认真,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曾某,我爱你",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收缴,并将小陈的短信向全班同学宣读,同时指责其"思想堕落,道德败坏"。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王老师说:这是罪证不能归还,要交学校德育处。校长指出,王老师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学生的隐私权。②批评的话语侵犯学生的人格权。③收缴手机侵犯学生的财产权。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小红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小红经常看到自己的男神胡歌就坐在自己的旁边,并且小红每天还能听到胡歌对她说:“你很美,我很喜欢你。”说明小红出现了(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班主任在班上发起"评最坏学生"的活动,要评出全班最坏的3个学生。男生小李被评为第3个最坏学生,同学们给他列出了16条罪状。那天放学回家,妈妈发现小李无精打采,一问才知真相。妈妈很愤怒,但她还是冷静地要求班主任收回这次评选结果。班主任却说,这是全班同学的共同呼声,他本来就是最差学生。还说:"自尊心是自己树立的,不是别人给的。"从此以后,小李就不太想去上学了,总是想方设法找借口逃学,最后,妈妈不得不为他转了学。
问题:评价从教师职业理念角度分析该班主任的行为。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
班主任李老师在教室后边堆放清洁工具的角落旁边设置了一个特殊座位,离其他同学有几排位置距离,凡是班上调皮和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就安排在特殊座位听课。这一做法()
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中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
你班上有一同学不爱做作业,老是找借口推脱作业,你会怎么做?
你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你的班上有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作为班主任该怎么办?
社会工作者组织本社区的学生家长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并组织部分家长来参观情况相似的另一社区。参观时,代表们发现了一个照顾提前放学孩子的“学生饭桌”,觉得自己的社区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从需要的产生来看,本社区的家长的需要属于()。
李某(男,17周岁)在某中学附近向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勒索人民币共27元,被学生家长当场扭送至公安派出所。对李某应当()。
幼儿看到榜样攻击行为受到奖励时,就倾向于模仿这类行为;当看到榜样行为受到抑制时,就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这是()在发生作用。
当判断()取值为真时,判断“班上同学都是团员”取值为假。
上小学三年级的小明看到班上的同学大多拥有个人电脑,也要求其父母买一台。在这次购买决策中,他的购买角色是()。
在一节语文课上,老师正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该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冬天下雪了,大雪将整个原野都覆盖起来。清晨,很多动物都出来了,纷纷用自己的足或者爪子在雪地上画出了美丽的图画。老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青蛙和蛇没出来?不一会儿,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说: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衣,怕冷,所以没有出来。老师听了不高兴,用严厉的口吻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让这个学生坐下后,又问全班同学,谁知道?这个时候,教室里安静极了,再也没有人回答,看到这种情形,老师说,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能出来。 问题:试运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的理论来评价这位老师教学的得失。
小李在班级中成绩一般,是老师和同学忽视的对象。有一天上语文课,他在那里叠纸飞机,为了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他把飞机投向空中。语文老师当场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他。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分析这个语文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及其效果。
在高三班主任王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姓徐的同学很聪明,但自我约束力很差,经常迟到。一次,这位同学像往常那样又迟到了,王老师在教室门口拦住了他,不让他进教室。王老师看到他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不禁火冒三丈,恶狠狠地批评他,言语中还带着一些侮辱人格的话。当时,徐同学就与王老师吵起来,说王老师侮辱了他的人格。正在僵持不下的时候,被校长看到了,校长把徐同学叫到一边,很和气地对他谈了一些什么。徐同学起初很生气,后来渐渐平静下来了。课间的时候,徐同学向王老师表示道歉,他的道歉反而让王老师感到不好意思。王老师不由自主地对徐同学说:“老师那样粗暴地对待你是不对的。”此后,王老师对自己过去常常用粗暴方式处理学生问题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在以后与学生的交往中,王老师也渐渐学会了对学生给予尊重和理解。现在徐同学正在大学读书,每年暑假回来都去看望王老师。两个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请运用师生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这个案例,并阐述你所获得的启示。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