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名词解释题]乡村建设学派的答案

乡村建设学派

名词解释题
2021-09-02 01:16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不少地区兴起的一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一般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
②、提倡和参加乡村建设的人员,既有一批进步的社会学者、经济学家、农业专家和有志青年,也有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中的改良派,还有一些则是国民政府大大小小的官员。主办乡村建设的机构,有的是学术机构,有的是高等学校,有的也是民间团体,还有一些是政治机构。
③、乡村建设工作所侧重的方面,有的侧重平民教育,有的侧重社会救济和社会服务,有的侧重于农业经济事业,也有的侧重于乡村自治,可见,从事这场乡村建设事业的成分是极其复杂的。

试题解析

相关题目
乡村建设学派
中国社会学史的主导线索。
乡村社会学的涵义
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乡村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的关系
在实际研究乡村并做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乡村社会学
著名乡村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的作者是()。

5.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首次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

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说法正确的是()
习近平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建立健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之路”,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具体路径之一。
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建设。
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
在(  )阶段,乡村治理的核心目标是推进乡村民主治理,完成国家资源下乡的工作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是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是学院派社会学的主流。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试分析恢复重建以来中国社会学史研究的共识与分歧。
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道路的一条红线是(  )。
泰州学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第一个启蒙学派”。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