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简述无牙颌的解剖标志。的答案

简述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问答题
2021-09-14 10:38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牙列缺失患者的上下颌称为无牙颌。制作全口义齿与无牙颌的解剖标志有密切关系。
1.上颌的解剖标志
(1)上颌牙槽嵴:呈弓背状,为全口义齿修复的基础。覆盖的黏膜表层为高度角化的鳞状上皮,黏膜下层与骨膜紧密相连,故能承担较大的咀嚼压力。
(2)上唇系带:位于上牙槽嵴唇侧中间部位的线性黏膜皱襞,其活动度大,义齿在该部位应形成切迹以免影响义齿的固位。
(3)上颊系带:位于上颌前磨牙区的颊侧黏膜皱襞,数目不定,义齿基托边缘在此处也应尽量形成切迹。
(4)颧突:位于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根部的骨突,黏膜较薄,与之相应的基托应作缓冲,否则会出现压痛或使义齿以此为支点前后翘动。
(5)上颌结节:是上颌牙槽嵴两侧远端的圆形骨突,颊侧多有明显倒凹,与颊黏膜之间形成颊间隙。此区对义齿的固位有重要意义,基托要在此做充分伸展。
(6)翼上颌切迹:其在上颌结节之后,为蝶骨翼突与上颌结节后缘之间的骨间隙,表面有黏膜覆盖形成软组织凹陷,是上颌义齿两侧后缘的界限。
(7)切牙乳突:位于上颌腭中缝的前端、上颌中切牙腭侧的梨形、软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软组织突起,其下有神经及血管通过,此处应做缓冲。
切牙乳突与上颌中切牙之间有较稳定的关系,因此切牙乳突是排上颌中切牙的参考标志:两个上颌中切牙的交界线应以切牙乳突为准;切牙乳突中点至上颌中切牙唇面8~10mm,上颌两侧尖牙牙尖顶的连线应通过切牙乳突中点前后1mm范围内。
(8)腭皱:位于上颌腭侧前部腭中缝的两侧,为不规则的波浪形组织横嵴,有辅助发音的作用。
(9)上颌硬区(上颌隆突):位于上颌的中央部,黏膜较薄,义齿在此应尽量缓冲。
(10)腭小凹:位于上腭中缝后部的两侧,软硬腭连接处的稍后方,多为2个,左右各一个。上颌义齿的后缘应在腭小凹后2mm处。
(11)颤动线:位于软硬腭交界部位的软腭上。颤动线分为前颤动线和后颤动线,前颤动线在硬腭和软腭的连接区,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前后颤动线之间称为后堤区,此区宽2~12mm,有一定的弹性,上颌全口义齿组织面于此区形成后堤,使边缘封闭更好,有利于固位。
2.下颌的解剖标志
(1)下颌牙槽嵴:呈马蹄状,覆盖黏膜同上颌牙槽嵴,能承担较大压力。
(2)下颌唇系带:位于下牙槽嵴唇侧中间部位,义齿在此处应形成切迹。
(3)颊侧翼缘区:又称为颊棚区,位于下颌颊系带与嚼肌下段前缘之间。此区面积较大,骨质致密。义齿基托在此区内可有较大范围的伸展,可承担较大的力,有支持作用,并有稳定作用。
(4)远中颊角区:位于颊侧翼缘区之后,受嚼肌活动的影响,义齿基托在此不能过多伸展,否则易造成疼痛或义齿脱位。
(5)磨牙后垫:位于下颌最后磨牙牙槽嵴远端的黏膜软垫。下颌全口义齿后缘应止于磨牙后垫的前1/3~1/2处。
磨牙后垫稳定,很少吸收,因此可作为指导排牙的标志:从垂直向看,磨牙后垫可决定下颌平面的位置,下颌第一磨牙的平面应与磨牙后垫的1/2等高;从前后向看,下颌第二磨牙应位于磨牙后垫的前缘;从颊舌向看,磨牙后垫颊面、舌面向前与下颌尖牙的近中面形成一个三角形,下颌后牙的舌尖应位于此三角形内。
(6)舌系带:位于口底中线部,动度较大,基托边缘在此应形成切迹。
(7)舌下腺:位于舌系带的两侧。随下颌舌骨肌的运动而上下活动,基托边缘不应妨碍下颌舌骨肌的升降,否则将影响义齿固位。
(8)下颌硬区(下颌隆突):位于双尖牙根部舌侧,向舌侧凸起,个体差异较大,此处黏膜较薄,组织面应在此做适当缓冲。
(9)下颌舌骨嵴:位于下颌舌面后部,从第三磨牙斜向前至双尖牙区,黏膜较薄,其下方常有不同程度的倒凹,基托在此应做适当缓冲。
(10)舌侧翼缘区:是下颌全口义齿舌侧基托接触部位的解剖标志,从前向后包括舌系带、舌下腺、下颌舌骨肌、舌腭肌、翼内肌、咽上缩肌。舌侧翼缘区后部是下颌全口义齿固位的重要部位,此区基托应有足够的伸展。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患者,男,74岁,全牙列缺失。检查见上颌牙槽嵴有不平整的牙槽窝,全口义齿修复,在无牙颌模型上,哪一个解剖结构相对应的基托组织面不需要缓冲()
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
患者,女,67岁,无牙颌。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Ⅲ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
牙列缺失后,以下口腔硬软组织变化不正确的是()
切牙乳突作为无牙颌解剖标志的作用是()
上下无牙颌的主承托区为()
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内容不包括()
无牙颌口腔专项检查的内容()
牙列缺失后即无明确的
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
根据无牙颌的功能分区,属于缓冲区的是
关于无牙颌的分区,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缓冲区()
相关题目
上颌无牙颌的解剖标志不包括(  )。
上下无牙颌的主承托区是(  )。
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
牙列缺失后、颌骨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简述无牙颌的解剖标志。
简述牙列缺失临床表现。
简述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诊断要点。
2010年全球口腔健康目标中35~44岁的无牙颌率为()
女性无牙颌患者,67岁。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三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患者修复前不需考虑().
患者男性62岁,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口腔检查发现该患者颌位关系异常龈上边缘适用于()。
患者男性62岁,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口腔检查发现该患者颌位关系异常在与前伸平衡有关的因素中不包括()。
女性无牙颌患者,67岁。牙列缺失多年,旧义齿使用10余年。口外检查颌面部左右对称,面下1/3距离较短。无TMJ异常症状。口内检查上下颌牙槽嵴表面平整,上腭中部黏膜发红,局部有白点。上颌牙槽嵴丰满度中等,后牙区牙槽嵴吸收明显,唇系带附丽较低。下颌牙槽嵴吸收程度三级。上、下颌颌间距离较大。
患者,男,74岁,全牙列缺失。检查见上颌牙槽嵴有不平整的牙槽窝,全口义齿修复,在无牙颌模型上,哪一个解剖结构相对应的基托组织面不需要缓冲()。
患者男性62岁,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口腔检查发现该患者颌位关系异常
患者男性62岁,牙列缺失,行全口义齿修复,口腔检查发现该患者颌位关系异常龈上边缘的主要优点除了()。
上下无牙颌的主承托区为()
在下列无牙颌解剖标志中哪一个不需要缓冲()
上下无牙颌的主承托区是()
下牙列缺失后,下颌骨改变规律为()
以下与无牙颌解剖结构相对应的基托组织面,不需缓冲的区域为()。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