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答案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问答题
2021-09-17 21:02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沙门菌食物中毒
1)病原学特点:沙门菌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之一。沙门菌属是肠杆菌科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需氧或兼性厌氧,目前国际上已发现2000多种血清型,我国发现200多种血清型。沙门菌属不耐热,60℃15~30分钟或100℃数分钟即可被杀死,对氯制剂、石炭酸等消毒剂敏感。除少数沙门菌属的细菌宿主特异性较强外,大多数沙门菌的宿主特异性极弱,既可感染动物也可感染人,易引起人的食物中毒;致病性最强的沙门菌是猪霍乱沙门菌,其次是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等。
2)发病机制:大多数沙门菌食物中毒主要是因沙门菌对肠黏膜的侵袭而引起的感染型食物中毒;此外已发现个别沙门菌菌株(如肠炎沙门菌等)也可产生肠毒素而导致腹泻。
3)流行病学特点:沙门菌属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在人和动物中有广泛的宿主,健康家畜家禽肠道沙门菌检出率为2%~15%,病猪肠道沙门菌检出率可达70%;正常人粪便中沙门菌检出率为0.02%~0.2%,腹泻病人的检出率可达8.6%~18.8%。家畜家禽感染沙门菌可分为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生前感染指家畜家禽在宰杀前已感染沙门菌,是肉类食品中沙门菌的主要来源;宰后污染指从屠宰到烹调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食物都有被沙门菌污染的可能性,如被带菌的粪便、食品容器工具、加工人员的手等污染,宰后污染常因食品加工中生熟不分所致。奶中沙门菌污染主要来源于奶牛患沙门菌病或在奶挤出后受到污染。蛋类及其制品感染沙门菌机会较多,水禽及其蛋类带菌率比鸡蛋高,一般在30%~40%。
导致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食物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其次为禽类、蛋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由植物性食品引起的沙门菌食物中毒比较少见。
4)临床表现:沙门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是以急性胃肠炎和发热为主,潜伏期一般4~48小时,长者可达72小时;开始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减退;随后出现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一天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严重可出现脱水;体温较高,38~40℃,病程一般3~5天。沙门菌食物中毒除上述以胃肠炎型为主要临床表现外;还有其他如类伤寒型、类霍乱型、类感冒型、败血症型等,但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
5)诊断和治疗:沙门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诊断。
符合本菌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并从可疑食品、病人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或者从几个病人的粪便或呕吐物中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菌,或者用分离出的沙门菌与病人血清进行血清凝集试验,恢复期的凝集效价比发病初期升高4倍以上,可以判定为沙门菌食物中毒。
对轻症病人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者需用敏感抗菌药物。
6)预防措施:针对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三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①防止沙门菌污染食品:包括加强对家畜、家禽养殖场所的兽医卫生监督检疫和畜禽肉类、蛋类加工厂及餐饮业的卫生监管,防止畜禽肉、蛋类食品在储存、运输、加工、烹调及销售等各环节中被沙门菌污染;②控制食品中沙门菌的繁殖:低温短时间储存食品是控制该菌繁殖的重要措施;③彻底加热杀灭沙门菌:加热杀灭食品中的沙门菌关键是要保证加热的温度和时间足以保证杀死食品深部污染的沙门菌,加工后的畜禽肉制品长时间放置后应再次加热后才能食用。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学特点:副溶血性弧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无芽胞菌,嗜盐,主要存在于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该菌在30~37℃、pH7.4~8.2和含盐3.5%的条件下生长繁殖良好;副溶血性弧菌抵抗力弱,加热90℃1分钟或56℃5分钟可杀灭该菌;用含醋酸1%的食醋处理5分钟也可杀灭该菌。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力可用"神奈川试验"来区分,多数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株"神奈川试验"阳性。有些菌株可以产生溶血毒素。
2)发病机制: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属于混合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由大量副溶血性弧菌活菌和细菌产生的溶血毒素共同作用引起急性胃肠道症状。
3)流行病学特点: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是我国沿海地区最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夏秋季(7~9月)是其高发季节。
中毒食品以海产品为主,包括鱼类、虾、蟹、贝、海蜇等,其次为盐腌食品如咸菜、腌渍的畜禽肉制品等。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来源包括海水、海底沉积物中副溶血性弧菌直接污染海产品使之带菌;沿海地区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人群带菌率可达11.7%,肠道病人带菌率更高,可达30%以上,带菌人群污染食品后导致食品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此外,沿海地区的食品加工容器、工用具等带菌率也较高,也可以造成食品被污染。
4)临床表现: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以急性胃肠炎和发热为主,潜伏期2~40小时,多为14~20小时。开始表现为腹部不适,特别是上腹部疼痛,继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烧,体温多在37.7~39.5℃;发病5~6小时后腹痛加剧,以脐周阵发性绞痛为特点;粪便多为水样便,少数人出现洗肉水样血水便,部分人转为黏液或脓血便,但少见里急后重;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病程一般3天左右,预后良好。
5)诊断和治疗: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诊断。
符合本菌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表现,由中毒食品、食品工具、病人粪便或者呕吐物中检出生物学特性或血清学型别一致的副溶血性弧菌可以判定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救治病人以补充水分、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为主。
6)预防措施:与沙门菌预防措施相同,针对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三个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海产品应低温贮藏;加热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时要煮透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凉拌食物特别是海产品时可在清洗干净后在食醋中浸泡10分钟,加工过程中防止交叉污染。
(3)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学特点:葡萄球菌属微球菌科,革兰阳性兼性厌氧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葡萄球菌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30~37℃,最适pH为7.4。金黄色葡萄球菌抵抗力较强,在干燥环境下可存活2~3个月,对热也有较强的抵抗力,在70℃时要1小时才可杀仄。
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产生肠毒素,根据抗原性不同分为8个血清型;肠毒素是对热稳定的蛋白质,加热100℃30分钟不被破坏,如果要完全破坏食物中的肠毒素,需要加热100℃持续2小时;肠毒素还可以抵抗消化道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2)发病机制: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是由肠毒素引起的毒素型食物中毒。能产生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后在适宜条件下在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肠毒素,人摄入含肠毒素的食物后出现中毒。
3)流行病学特点:葡萄球菌作为最常见的化脓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人和动物的鼻腔、咽部、消化道等带菌率均较高,健康人带菌率可达20%~30%,禽类体表带菌50%,人或动物的化脓性感染部位是最常见的污染源,如患乳腺炎的奶


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