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提出了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的答案

()提出了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认为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单选题
2021-12-28 08:37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阿瑟·拉弗
D、瓦格纳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C

试题解析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是对税率与税收收入或者是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曲线的基本含义是: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

感兴趣题目
国际经济关系的狭义观点认为,国际经济关系是()之间的经济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一词起源于()年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博士给联合国经济发展组织报告中提出的我们的时代已开始进入“基于知识的经济时代”,克林顿将这一提法直接改为“知识经济时代”,从而见证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
认为科技与知识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具有内在作用的理论是()。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经济运行趋稳向好,收入和实现利润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收入增幅有所提高,利润增幅略有下降,钢铁、化工、有色等行业亏损。
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提出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材料1 大约40年前,加纳和韩国的人均国民收入相差无几,但到90年代初期时,韩国的人均收入比加纳高出了六倍。究其原因,专家们认为两者收入差距的一半以上归于韩国十分成功地获得和利用了知识。 发展经济的途径有三种: (1)开发尚未利用的土地; (2)增加积累有形资本,比如公路、工厂、电话网络等; (3)扩建劳动大军,增加教育和培训。 缺乏自然资源的香港等亚洲“四小龙”经济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注意知识和教育。“四小龙”在从发展中经济进入发达经济之前,它们的儿童入学率已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它们在高等技术教育方面甚至超过了部分工业国家。——引自世界银行报告《知识发展报告》 材料2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没有摆脱传统产业的束缚,经济增长方式仍以外延扩张为主,以消耗稀缺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尽管我们多次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但是,以高科技为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还没有成为我国内涵式经济增长方式的主体。——方新:《知识经济的挑战》2002年 材料3 知识经济正在崛起,无疑将促使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发生广泛变化,也会激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变迁。谁能顺应时代的变迁,适时进行调整和变革,谁就能取得主动。知识经济引发的这些变化,向正在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民族振兴的我国人民提出了许多要求。——张式谷:《知识经济与学习社会》2003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哪些挑战?
下列两个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与下图一致的是()①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②分配公平与效率的关系③劳动报酬与国家税收的关系④财政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罗默把技术和知识积累看作经济增长的一个(),认为知识可以提高投资效益,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积极的财政政策 我国从1998年开始,改变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本质上考察,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扩张型财政政策,但不是一般的扩张,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特殊的扩张型财政政策.所说特定环境是指我国1996年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之后,1998年,社会供求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一形成有效需求不足.并且,在1996年到1998年7月,六次降低利率效果不明显的条件下,采取的以财政政策为主的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下列特点: 一是中央政府为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而采取的特定范围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其范围是以国家财政投资为主体的经济拉动,地方财政应确保收支平衡,不得层层扩张。 二是主要扩张手段为发行国债、扩大财政赤字,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双重手段的扩张型财政政策。 三是具有明显生产性特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以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不同于发达国家增加公共物品支出,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条件的,综合考察有四条: (1)社会总供求失衡,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较慢。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又难以启动经济时,才需要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收入基础好和财政赤字不过大.这是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客观基础和前提条件。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没有一定基础,财政赤字已很大时,没有资金可投,无法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3)国债规模合理.这也是制约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基本因素。因为增发国债是有客观限制的,如国债规模已过大,就无法靠发行国债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4)增加投资的物质资源约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必须耗费一定的物力、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这些条件,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发挥作用。 总之,具备上述条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上述条件变化了,就要改变或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因此我国积极财政政策应该是一项中期政策,从1998年开始,到“十五”计划的中后期逐步淡出为止。 解释补偿性经济政策。
所有财政活动都体现着(  )与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性质。
“()”的概念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首次提出并使用,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相关题目
电力工业要保持与国民经济适度超前发展。
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与GDP缺口之间存在一种( )变动的关系。
提出财政预算应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保持收支平衡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在经济稳定增长时期,实行旨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政策,被称为()财政政策。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要保持长期稳定,就必须满足()。
()为整体经济改革奠定了基础,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原动力。
按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和()。
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提出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提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具有反向变动关系”的理论是()
()提出了税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认为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通货紧缩的促进论者认为,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其理由是()。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关系的不断脱钩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研究经济增长率与()之间的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率与经济增长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下列有关技术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自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是()。
宏观调控的目的包括( )。 A.充分就业和收入分配公平 B.保持经济高速增长 C.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D.国际收支平衡 E.保持经济总量平衡和经济结构优化
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财政法与经济法一样,既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又调整横向经济关系。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