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的答案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宜采取的治疗是()

单选题
2021-12-30 00:24
A、A.服药
B、服药+介入治疗
C、介入治疗
D、介入治疗+手术修补
E、手术修补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E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女性,20岁,自幼发现心脏病,近年活动后出现气促心悸,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男性,6岁,入学体格检查发现心脏杂音,初步诊断为动脉导管未闭症()
男性,20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并有周围性发绀,诊断肺动脉口狭窄()
男性,10岁,活动、体格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体格检查发现心脏杂音,诊断印象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男性,9岁,不喜爱体育锻炼,近期心跳加重,医院检查后,初诊为室间卫缺损伴主动脉瓣膜脱垂()
女性,35岁,腹痛5小时来诊,经检查诊断为外科急腹症,下列哪项决定是正确的()。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幼出现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的原因是()
女,7岁。因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此症心电图的常见典型改变是()
女,7岁。因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此症适宜的治疗手段是()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宜采取的治疗是()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诊断初步考虑().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宜采取的治疗是().
女.5岁。自幼唇、指(趾)甲床青紫,乏力,活动后气促,体格发育落后,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此患儿畸形组成()
男性病人,21岁,以右手小指麻木1年余来诊。查体:右肘关节提携角40°,右手第1骨间肌萎缩明显,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上臂下端外伤病史。病人症状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
男性病人,21岁,以右手小指麻木1年余来诊。查体:右肘关节提携角40°,右手第1骨间肌萎缩明显,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上臂下端外伤病史。应该进行下列哪项治疗()。
某医院的外科住院患者由于换药时使用未经消毒的敷料而导致的外科切口感染,这种感染属于()
相关题目
患者女性,70岁,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反复住院治疗,此次住院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不稳定而死亡。风湿性心瓣膜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是(  )。
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5岁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趾)。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
患者,女性,48岁,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6d,突发右上腹剧烈疼痛伴腹膜刺激征。外科护士应首先考虑(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幼出现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的原因是由于扩大的左心房或肺动脉压迫气管。()

女性,28岁,10年前曾有游走性关节炎,近2~3年活动劳累后出现心慌、气促,近来反复咯血而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住院检查血沉30mm/h,心电图心房纤颤,偶发室性早搏,首选的治疗方案()
男,5岁。自幼易疲劳,平时稍活动即气促。体检:体重15kg,安静时口周发绀,哭闹时加重,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初步印象为先天性心脏病。如该患儿被诊断为法洛四联症,则可能出现下列哪一项改变()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该病的心电图典型改变是()。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诊断初步考虑()。
女性,7岁。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该病的X线胸片典型特征是()。
男性病人,21岁,以右手小指麻木1年余来诊。查体:右肘关节提携角40°,右手第1骨间肌萎缩明显,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上臂下端外伤病史。应该进行下列哪项治疗()
患者女性,25岁。有风湿性心脏病史,近日来,出现疲乏无力,查体可闻及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可闻及紧随第三心音后的短促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电图示:左心房增大。外科手术治疗首选()
女孩,2岁,发现心脏杂音1年,无发绀,活动后易气促,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减低,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最可能的畸形是()
患者女,58岁,因“餐后胸骨后不适2年,2h前进食后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呕吐”来诊。患者发作时完全不能吞咽并有呕血,量约200ml。既往史无特殊。查体:T36.5℃,P96次/min,R24次/min,BP110/60mmHg。如手术治疗,当前公认的外科治疗重点是()
男性病人,21岁,以右手小指麻木1年余来诊。查体:右肘关节提携角40°,右手第1骨间肌萎缩明显,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上臂下端外伤病史。应该进行下列哪项治疗()
女,7岁。因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此症X线胸片常见的典型改变是()
女,7岁。因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诊断初步考虑()
女,7岁。因易疲劳、剧烈活动气促1年余来诊。查体于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Ⅱ级SM。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房间隔紧邻上腔静脉处回声脱失20mm。此症适宜的治疗手段是()

男性病人,21岁,以右手小指麻木1年余来诊。查体:右肘关节提携角40°,右手第1骨间肌萎缩明显,追问病史15年前曾有上臂下端外伤病史。

病人症状是由下列哪项引起的()
女性,28岁,10年前曾有游走性关节炎,近2~3年活动劳累后出现心慌、气促,近来反复咯血而入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住院检查血沉30mm/h,心电图心房纤颤,偶发室性早搏,首选的治疗方案()
7岁男孩,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此患儿入院后为了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哪项检查()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