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图必须包住M图,才能保证梁的()。
对于无中间横隔梁或仅有一根中横隔梁的情况,跨中部分采用不变的mc,从mc直变化至m0呈直线形过渡,具体的变化位置是离支点()。
作Mp图( )(2分)
试卷附图图6~图10中,图示中药主含Na2SO4·10H2O的是( )。
[图1]
[图2]
同心球形电容器,两极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R2>R1),中间充满相对介电系数为εr的均匀介质,则两极间场强的分布曲线为下列哪个图所示()?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为b,埋置深度为1.2m。取条形基础长度1m计算,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处的标准组合值:竖向力Fk,弯矩Mk。已知计算Gk(基础自重和基础上土重)用的加权平均容重γG=20kN/m3,基础及工程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0(f0=19.1N/mm2)。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0=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
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假如该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总地震倾覆弯矩M0不变,但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增长为Mw=2.0×105kN·m,此时,题中的柱AB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则改变为MA=360kN·m。试问,柱AB底部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时,其弯矩设计值(kN·m)应取下列何项数值?()施岚青2005版《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应试指南》指出,对于《地基规范》的8.2.7条受冲切计算,可将规范公式(8.2.7-1)改写成:其中,Am为锥体破坏面在基础底面的投影面积,对于图8.2.7-1(α)、(6),有Am=amh0=(αT+h0)h0,对于图8.2.7-1(c),有,如何理解?
某钢筋混凝土挑梁如下图所示,l=1.5m,l1=2.8m,b=240mm,hb=300mm。挑出截面高度150mm,挑梁上墙体高度2.8m,墙厚h=240mm。墙端设有构造柱240mm×240mm,距墙边1.6m处开门洞,bh=900mm,hh=2100mm,楼板传给挑梁的荷载标准值为:梁端集中作用的恒载Fk=4.5kN,作用在挑梁挑出部分和埋入墙内部分的恒载g1k=17.75kN/m,g2k=10kN/m,作用在挑出部分的活载q1k=8.52kN/m,埋入墙内部分的活载q2k=4.95kN/m,挑梁挑出部分自重1.56kN/m,挑梁埋在墙内部分自重1.98kN/m,墙体自重19kN/m3。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