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简述什么叫依恋行为?怎样研究婴儿的依恋行的答案

简述什么叫依恋行为?怎样研究婴儿的依恋行为?

问答题
2022-03-25 23:04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双方互有的亲密感受以及互相给予温暖和支持的关系叫做依恋。依恋行为始于婴儿期,主要表现在婴儿与其看护者之间,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婴儿主要通过吸吮、拥抱、抚摸、对视、微笑甚至哭叫等一系列行为逐渐与看护者建立起依恋关系。
(2)研究母婴依恋关系的一种典型手段是“陌生情景”实验。这种实验的设计是:
①母子同时进入一个陌生的房间,房内有许多玩具;
②母亲坐在一旁,孩子自由玩耍;
③一个陌生人进入房间,设法与孩子玩耍,母亲离开;
④让孩子与陌生人在一起;
⑤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出去;
⑥母亲离开,孩子单独留在室内;
⑦陌生人进入房间,替代母亲的角色;
⑧最后母亲回到房内,陌生人离开,母亲鼓励孩子继续探索、游戏,并在需要时给予安抚。
在这种情景中,实验者可以观察儿童对玩具的摆弄行为、儿童的表情、其他情绪反应(如啼哭等)以及儿童与陌生人交往的倾向等,以此判断母子依恋关系的性质。
安斯渥斯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研究,得到了母子依恋关系的三种类型:安全型依恋、逃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
安全依恋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会哭、焦虑,当母亲回来时很高兴;母亲在场时,他们通常以母亲作为探索外在世界的基点,在玩耍时会时不时回到母亲身边寻求安慰;他们通常比较合作,很少生气,对陌生人较友善。
逃避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很少哭泣,在母亲返回时,他们不太高兴并设法逃避母亲,这些孩子在需要时不会寻求帮助,经常有愤怒情绪,对陌生人不在意。
矛盾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之前就开始焦虑,他们紧张地关注母亲的行为,生怕母亲离开,因此不能尽兴地玩游戏;母亲离开后他们更加不安,而当母亲回来后,他们的行为很矛盾:一方面想亲近母亲,一方面又以尖叫、踢打来拒绝。这样的儿童很少对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很难安抚,对陌生人也不友好。

试题解析

标签: 大学试题 理学
相关题目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提出了()方法测量婴儿依恋行为的方法成为经典范式?
某幼儿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困惑和不安,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的适应,该幼儿的依恋类型不是
某幼儿表现出相互矛盾的依恋行为,在陌生的环境中显得困惑和不安,对陌生情境不能很好的适应,该幼儿的依恋类型是
婴儿的依恋类型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3岁以前儿童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3岁以后随着儿童进入幼儿园,儿童把依恋对象逐渐从父母身上转移到老师和同伴身上,可以说,3-6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是其()发展的重要环节。
什么是依恋?依恋的特点有哪些?
回避的依恋、反抗的依恋属于()依恋。
什么是依恋?依恋关系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的欺负行为是( )。
婴儿的依恋又称为()的依恋。
婴儿的依恋又称为母亲的依恋。
()将婴儿对母亲的依恋表现分为4类: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
婴儿早期,母亲对婴儿的依恋行为不敏感,也缺乏与婴儿的身体接触,可以预测婴儿是( )依恋。
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不包括的类型是()。
婴儿对母亲缺乏依恋,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情感联系,其依恋类型为
依恋行为一般发生在婴儿与母亲之间。
下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中,哪一种是积极依恋()
艾斯沃丝利用婴儿在陌生环境中的表现作为依恋评定的方法,将婴儿的依恋划分为()。
依恋是婴儿最早的社会关系,依恋有几种类型?其表现如何?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社会性联结。心理学家鲍尔比(J.Bowlby)认为婴儿是在同母亲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婴儿开始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好象母亲是安全的基地,出现了对母亲明显的依恋。出现了这一依恋现象是在婴儿的()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