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目
TAGS
首页
/
题库
/
[判断题]唐代的茶马互市主要是与青海、甘肃地区之间的答案
搜答案
唐代的茶马互市主要是与青海、甘肃地区之间进行。
判断题
2022-08-08 18:28
A、正确
B、错误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
试题解析
标签:
青海文化
感兴趣题目
藏传佛教又称“()”,是在我国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流传的佛教。
清朝掌管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东汉时期,汉文化被引入青海。
茶马互市在明代最为兴盛,在西北建立了三大茶马司,也随之诞生了三大茶马中心,下列不属于这三大中心的是()
从地理角度解释滇藏之间进行“茶马互市”的原因。
甘青一代自唐朝以来是茶马互市的主要市场。
唐代的茶马互市主要是与青海、甘肃地区之间进行。
青海湖已裂变成湖泊群如不治理将成罗布泊 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重要国际湿地,更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东进”的天然屏障。 2004年,媒体刊登一张卫星遥感照片,让人吃惊不小。照片清晰显示:一个面积达96.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青海湖分离出去;青海湖由单一大湖“裂变”成一大数小的湖泊群。这是一个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的突出“表征”。有人预言:如不加以保护治理,青海湖将“彻底蒸发”,成为下一个罗布泊。 ( ) 环湖草场沙化严重,湖区不断萎缩,流入青海湖的河流减少了一大半 近年来,气候剧变、人类活动频繁,环青海湖地区的生态“红灯”频亮,恶化的生态不断侵蚀这颗“高原明珠”,让其“遍体鳞伤”。 资料显示,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目前,湖区草地退化面积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青海湖流域沙丘和风沙土地面积超过760平方公里,比上世纪50年代末扩大300多平方公里,并且每年以10.12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风沙活动的范围也由原来主要集中于湖东北部向整个湖盆地带扩展。湖区许多草场毒杂草蔓延,鼠害严重,部分草地变成“黑土滩”。 补给水减少,蒸发量增加,青海湖不断“瘦身”。近百年来,青海湖水位下降了约13米,湖面面积缩减了700平方公里,亏水550亿立方米。半个世纪以前,流入青海湖的河流有108条,到现在只剩下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40余条。当地人介绍,布哈河、泉吉河等重要补给河流也时常断流,现在湖区水的总补给量每年为34.57亿立方米,而湖区的年蒸发量高达39.3亿立方米。有关人士指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不得到有效遏制,青海湖水源补给会进一步减少,周边沙漠快速扩张,湖面萎缩更快。 生物资源遭破坏。青海湖生产裸鲤,俗称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曾经,青海湖湟鱼资源丰富,蕴藏量约5万吨。而长时间的无序滥捕导致湟鱼资源锐减,已不足开发初期的1/10。如今,曾经广布于青海湖区的雪豹难见一只,普氏原羚也屈指可数,野生动物成群结队的景象鲜得一见。生物资源遭严重破坏,撕裂环湖地区的生态链。 专家认为,环湖地区生态恶化有“天灾”,更有“人祸”:该地区生态环境先天脆弱,全球性气候变化,气温上升,降水量减少,对其生态影响巨大;人口快速增长,过度放牧和长时间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青海湖地区生态恶化推波助澜。 ( ) 从今年开始投资15.67亿元,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综合治理 面对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严酷现实,日前,国家正式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这标志着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启动实施。 针对青海湖生态所患种种“病症”,该规划将实施湿地保护、草原鼠虫害防治、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水土保持等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把人为保护和自然恢复有机结合,以求合理“有度”利用环青海湖地区的自然资源,减轻人类的活动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规划估算总投资为15.67亿元,其中纳入已有投资渠道实施的工程投资7.15亿元,国家安排专项投资实施的工程投资8.52亿元,规划实施期为10年。工程范围在青海湖流域的刚察、海晏、天峻、共和4个县进行,面积29661平方公里,几乎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整个工程规划实施期限为10年。通过工程实施,希望实现恢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逐步缓解水位下降的趋势,维护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等目的。 采取有力措施保护青海湖生物资源。青海省从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对青海湖封湖育鱼,禁止到青海湖及湖区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湟鱼产卵场所捕捞湟鱼等。并多次在青海湖人工放养祼鲤幼苗,并严格整治了湖周围的环境,湟鱼资源有所恢复。在环青海湖地区成立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这种仅存300多只的动物。 同时,青海湖综合治理规划中还包括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工程:退牧还草85.47万公顷,生态移民4157人,农村饮水安全3.67万人,农村能源建设太阳房556幢等,借此改善流域内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青海湖南岸的畜牧业大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把以保护草场生态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场资源为手段的生态畜牧业作为发展方向,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立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 相信经过10年的“治疗”和“调养”,青海湖“多病”的生态将会得到有效恢复,这颗“高原明珠”会变得更加清澈、美丽。 请给上列网络稿件拟出2个合适的小标题。
西宁钢厂、青海制药厂、青海铝厂等都是在中央决定国家进行大三线建设时搬迁到青海的大型企业。
2007年5月,载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青海省委提出了()的青海意识。
青海汉族文化体系是以()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儒、释、道,杂揉,各取所需的文化局面。
青海民族文化呈现出类型多、形式古朴、特色鲜明、绚丽多彩等特点。
相关题目
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部,西南以哪座著名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
南北朝时期青海地区形成了()。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除汉族以外,有少数民族54个,其中下列()少数民族属于世居青海。
明朝在青海东部地区设立()两级军事单位来兼摄地方行政。
下列选项中,属于青海各民族饮食文化特征的是()。
青海宗教文化中的绘画、()、建筑是青海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最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青海宗教文化的总体特征归纳为()。
青海境内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铜镜,出土于().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在青海兴起,对青海社会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青海文化与中原华夏文化比较,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方面。
“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在青海大学的演讲《我眼中的青海》中是如何概括大美青海的?
赵充国在青海()首创屯田,大力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为这一地区的安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从青海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来看,该地区文化逐渐生成了三个文化圈,即()伊斯兰文化圈和汉文化圈。
青海省民俗旅游资源被分为()文化圈。
()特色鲜明是青海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
在青海,()是目前省内保留藏传佛教教派最多、多种教派并存的一个地区。
()是青海省人口最多的民族。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青海文化不仅多元而且()发展。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题库考试答案搜索网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