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参考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假期到过哪些地方去旅行?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假期一般有哪些娱乐活动?和同学、朋友怎样联系?(得出结论:交通、娱乐、通讯方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师:19世纪后半期,许多科技发明纷纷由西方传人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课的内容。二、讲授新课(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内容)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生1: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生2: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生3: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依据课文中的各子目课题,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1组:精读第一子目,出示情景剧《穿越时空的旅行》,学生演练,并针对近代交通通讯的出现,提出自己还想弄清楚的问题。2组:下发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研究近代文化生活的变迁,分别撰写百字小论文。3组:研究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自编自演情景短剧来展示这些变化。(教师重点指导怎样把“剪辫子,易服饰,变礼节,改称呼,废缠足”编成情景短剧,为学生提供道具,如剪刀、用毛线编成的辫子、西服等)成果展示:(1)汇报《穿越时空的旅行》师:我们从中得到哪些有效的信息?生4:近代火车、轮船传人中国,使人们出行变得方便、快捷,促进了商品流通;电报、电话也在这一时期传人中国,便于人们通讯联系。师: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近代交通通讯的问题?(生成问题、配合投影探究解决)(2)宣读历史小论文“文化生活的变迁”师:我们了解到哪些重要的信息?生5:照相、电影传人中国,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作品,中文报纸的出现和发展,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及其贡献。师:无声电影是如何让观众明白人物在说什么的?(学生通过思考互相交流)(3)自编自演情景剧:《剪辫子》《盐商见总统》师:我们从中发现了社会习俗的哪些变化?生6:剪辫子、易服饰、改称呼、变礼节、废缠足。师: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剪辫易服、废缠足表现出自由、民主的潮流;改称呼、变礼节反映出平等的发展趋势)三、课堂小结师:请同学小结本课内容,(投影配合)以抢答的方式巩固本课所学。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号: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是--唐胥铁路: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我国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报纸是--《申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商务印书馆。四、课后作业老照片是今天的人们了解过去历史的一种重要资料来源,其中的内容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请同学们回家后收集一下自己家中的历史老照片,在下一次历史活动课上讲述自己家中历史照片中的信息。五、教学反思
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