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的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的思想的?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天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问答题
2022-11-04 19:33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形成的。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外求,王阳明强调内省。
(2)反对理学空谈义理,强调“经世致用”。理学逐渐走向极端,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3)材料一中“天理”的实质是封建等级秩序,材料三中的“理性”指独立思考与自主的精神。发展之处: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资产阶级国家学说。根源在于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

试题解析

标签: CMS专题
感兴趣题目
朱嘉认为"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由此可以看出,他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认为“元气”是世界万物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泰戈拉的一个著名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智者学派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伦理规范等,热衷于探讨政治和法律问题。 材料三奴隶制不合人性,追求所有人“平等”。 材料四角色--教师,任务--培养公私兼顾、能言善辩的好公民,目的--参与雅典的民主政治。 材料五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提出“知识即美德”。“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知道得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概括归纳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 (2)概括出材料五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哲学思想? (3)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观点产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思想家“二程”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继而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自有贯通处”。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继而提出“致良知”的认识论,即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终至“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中国儒学史论》 材料三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如果国王不能给人民带来幸福,人民就应当推翻他的统治。--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 (1)宋明理学是糅合了哪些思想形成的?材料一中两位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顾炎武是如何批判材料一中的思想的?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有何特点? (3)材料三中的“理性”与材料一中的“天理”有何区别?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在反封建方面有何发展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以上差异的根源。
赫拉克利特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近现代民族主义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材料指出梁启超和日本游客分别表达出怎样的“民族情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经济原因及影响。 (2)据材料概括苏联历史发展中潜在的问题并产生了什么危害?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什么是模型思想?指出本节课的模型并列举小学数学中的模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国历史上遭到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加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材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⑴材料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指什么?写出一例抗日战争期间的战役。
材料1  生命哲学代表人物之一,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变化存在,但不是变化的事物在变化中存在:变化无需载体;运动存在,但不是惰性的、不变的物质在运动,运动并不蕴涵着运动之物。”,“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事物不是存在,存在的只是活动。”          材料2  杜林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种物质的自身等同状态,这种状态是“物质和机械力”的统一,没有时间,也没有变化。这种统一一旦停止,运动就开始了。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回答,在物质与运动关系问题上材料1与材料2的错误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