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判断题]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答案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判断题
2021-07-17 18:44
A、对
B、错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标签:
感兴趣题目
1917年1月和2月,《()》分别发表了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1917年1月和2月,以《()》杂志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为标志,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文学的开端。
现代某著名学者,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引发了文学革命,身体力行用白话文创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他就是()
1917年1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掀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1917年《新青年》发表了胡适的()和陈独秀的()掀起了文学革命运动。
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胡适1917年1月发表的(),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
作品15号——《胡适的白话电报》  三十年代初,胡适在北京大学任教授。讲课时他常常对白话文大加称赞,引起一些只喜欢文言文而不喜欢白话文的学生的不满。  一次,胡适正讲得得意的时候,一位姓魏的学生突然站了起来,生气地问:“胡先生,难道说白话文就毫无缺点吗?”胡适微笑着回答说:“没有。”那位学生更加激动了:“肯定有!白话文废话太多,打电报用字多,花钱多。”胡适的目光顿时变亮了。轻声地解释说:“不一定吧!前几天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请我去政府部门工作,我决定不去,就回电拒绝了。复电是用白话写的,看来也很省字。请同学们根据我这个意思,用文言文写一个回电,看看究竟是白话文省字,还是文言文省字?”胡教授刚说完,同学们立刻认真地写了起来。  十五分钟过去,胡适让同学举手,报告用字的数目,然后挑了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电报稿,电文是这样写的:  “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白话文的意思是:学问不深,恐怕很难担任这个工作,不能服从安排。  胡适说,这份写得确实不错,仅用了十二个字。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五个字:  “干不了,谢谢!”  胡适又解释说:“干不了”就有才疏学浅、恐难胜任的意思;“谢谢”既//对朋友的介绍表示感谢,又有拒绝的意思。所以,废话多不多,并不看它是文言文还是白话文,只要注意选用字词,白话文是可以比文言文更省字的。——节选自陈灼主编《实用汉语中级教程》(上)中《胡适的白话电报》
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一文,反对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宣传一点一滴的改良。8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一文,对胡适的谬论进行了批驳。
相关题目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吹响了白话文向文言文发难的号角,胡适因此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1917 年 1 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 )这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2 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__,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胡适。
1917年2月,《新青年》第2卷第6号上发表了()的八首白话诗,这被视为新诗的起点。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文,提出了文章改良应从“八事”入手。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2月陈独秀发表了措辞强烈的(),这是文学革命的标志。
191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什么,成为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于哪一年发表于《新青年》杂志()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的主要内容。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
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事入手”。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
1917年1月和2月,《新青年》分别发表了()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同时也宣告了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中说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则第六事为()。
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的《文学改良刍议》,是提出文学改良的第一人,并从“八事”入手,主张书面语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文学为“正宗”,是五四文学革命的“一个‘发难’的信号”,也是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
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曾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