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调查报告类型
按照撰写时间、使用目的、涉及内容的不同,现场调查报告类型可作如下分类:
(一)根据调查事件发展过程分类。根据所调查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相关调查报告的撰写时间,调查报告可以分为以下4类:
1.发生报告:也称初次报告,是指在事件发生后或到达现场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主要针对事件的发生、发现过程及事件的诊断或特征进行扼要的描述,简要分析对事件性质、波及范围以及危害程度等的判断;简要介绍已经掌握的事件相关特征资料,如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简要分析事件可能的发展趋势,如疫情可能的走向;初步分析事件的原因(可疑因素);简要介绍已经采取的措施或开展的工作等。发生报告的要求是迅速和简要,要求一般应在开展初步调查后的当天完成。
2.进程报告:主要用于动态反映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进展、预防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以及对前期工作的评价和对后期工作的安排或建议。对进程报告的要求是内容新和快速。进程报告可报告多次,应在开始调查后每隔1~2天完成一份,当然随着调查工作的开展和现场控制措施的落实,如果事件趋于逐步稳定,没有什么新的变化,在现场调查处理的中后期,进程报告的时间间隔可根据情况相应延长。发生报告、进程报告均应特别强调时效性,应在获取信息后最短时间内完成,否则就失去了该类报告撰写的意义。
3.阶段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持续较长时间时,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查事件所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主要用以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对事件处理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并对事件发展趋势及后期工作进行展望。对阶段报告的要求是全面和快速。
4.结案报告:是在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事件调查处理工作的全面回顾与总结。包括事件的发现、病人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的开展及其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及其效果、事件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做好类似工作或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对结案报告的要求是全面而且完整。
(二)根据应用目的分类根据调查报告使用对象和撰写目的的不同,调查报告可以分为以下5个类型:
1.行政报告:是向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所作的报告。主要介绍事件发生、发展情况;已经开展的工作和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需要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解决的问题等。行政报告应简明,速度要快。
2.业务报告:与一般结案报告类似,多为一起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所撰写的全面报告,较之论文该报告相对自由,不受论文格式和篇幅的制约,可根据内容需要对各部分进行较为灵活的安排。
3.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是就整个事件或事件调查处理的某个侧面,严格按照医学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所撰写的调查报告。撰写和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医学论文类调查报告,是衡量一个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根据现场工作需要,在认真完成各类现场调查报告的同时,努力使现场调查报告上升到医学论文的水平,是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这对于促进学科发展、提高现场调查工作质量以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为现场流行病学工作者,应在现场流行病学整个调查处理过程中,努力以科研的思路,用所掌握的现场流行病学知识和技能,预先对现场调查工作进行认真的设计、严密的组织、认真的实施,科学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并对调查研究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成论文,力争在科学杂志上发表或在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
4.新闻通稿:新闻通稿在于需通过媒体对外正式发布消息时应用。一般只要讲明事件发生的主要情况、有关部门反应及处理简况、社会或群众应该配合或注意的事项等即可。
5.简报(通报):多用于系统内部通报情况,一般应简单介绍事件的发生发展及调查、控制工作开展情况,侧重分析事件调查处理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总结其好的做法或经验,并就如何及时发现、处理类似事件或防止类似事件发生提出建议。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