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女性,63岁,近一年来出现双上肢静止性抖的答案

女性,63岁,近一年来出现双上肢静止性抖动,活动不灵活,头颅MRI检查正常,可能的诊断是()。

单选题
2021-12-28 06:09
A、Alzheimer病
B、帕金森病
C、帕金森综合征
D、特发性震颤
E、多系统变性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帕金森病的诊断:根据隐袭起病、逐渐进展的特点,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和行动迟缓,排除非典型帕金森病样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对左旋多巴制剂治疗有效则更加支持诊断。常规血、脑脊液检查多无异常。头CT、MRI也无特征性改变。选择B。

感兴趣题目
患者男性,72岁,左手“搓药丸”样抖动3年,静止时明显。近日自觉颈腰部发僵伴疼痛,运动不灵活,走路速度减慢,查体:神清,面部表情及眨眼减少,肢体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步态拖曳,步距缩小,行走时双上肢自然摆臂减少。否认药物、中毒、脑卒中等病史及家族史适用于该患者的评定不包括()
男性,67岁。近两年来出现讲话时突然沉默不语,约两小时后转为正常,有时出现视幻觉。近一年来出现双手抖动,查双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对于该病认知改善比较肯定的是()。
男性,67岁,近两年来出现讲话时突然沉默不语,约两小时后转为正常,有时出现视幻觉。近一年来出现双手抖动,查双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女性,63岁,近一年来出现双上肢静止性抖动,活动不灵活,头颅MRI检查正常,可能的诊断是()。
男性,33岁,半年前因发热、抽搐诊断为脑炎。近两个月来出现行动迟缓,有时双上肢静止性震颤,查上肢肌张力为铅管样增高,可能的诊断为()。
女性,38岁,2岁时患麻疹肺炎后,间断出现咳嗽,咳大量脓痰28年,有时间断咯血。近5年来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伴活动耐力下降。该患者的原发性疾病最可能是()
66岁,男性,行动迟缓,双手抖动6年,体检:瞬目动作减少,双上肢静止震颤,慌张步态,应首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患者,男性,70岁,既往患有糖尿病史5年,近一年来出现左上肢不自主抖动,急动时明显。

其典型的肌张力增高为()
男性患者,66岁,行动迟缓,双手抖动6年,体检:瞬目动作减少,双上肢静止震颤,慌张步态,可用下列药物治疗,除了()
患者,男性,65岁,1年前开始出现行动迟缓、步态缓慢、肢体震颤,自左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左下肢,震颤于静止时明显,行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最恰当的诊断是()。
患者,43岁,男性,进行性动作迟缓、行走不稳和智能减退2年。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静止性震颤,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发现小脑和脑干萎缩本患者最有可能的神经疾病是()。
女性,22岁,3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视物变形、眼前闪光感,几分钟后消失,而后双侧额颞部出现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缓解。发作时无抽搐,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期完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DSA检查未见异常为取得最佳疗效,止痛剂服用的正确方法是()
相关题目
男性,68岁,于5年前开始出现右手抖动,逐渐发展为双手抖动,动作缓慢,行走时常出现碎步,越走越快。查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肌强直,"小写症""慌张步态"下列哪项是最常用的诊断本病的最主要依据()
男性,68岁,于5年前开始出现右手抖动,逐渐发展为双手抖动,动作缓慢,行走时常出现碎步,越走越快。查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肌强直,"小写症""慌张步态"治疗本病最有效的药物是()
男性,68岁,于5年前开始出现右手抖动,逐渐发展为双手抖动,动作缓慢,行走时常出现碎步,越走越快。查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肌强直,"小写症""慌张步态"诊断最可能的是()
女性,63岁。间断双膝关节疼痛5年,伴活动时弹响,初始时上下楼明显,逐渐加重,现走平路也出现关节疼痛。近1年来出现双手指关节疼痛,间断发作。查体,双手远端指间关节骨性肥大,左膝关节肿胀,浮髌试验阳性,右膝可及骨擦感。实验室检查示ESR35mm/h。关于该病的治疗,不正确的是()
患者,男,59岁。5年前开始自觉右上肢动作不如从前灵活,有僵硬感并伴不自主抖动,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消失,1年后左上肢亦出现类似症状,并逐渐出现起身落座动作困难,行走时前冲,易跌倒,步态幅度小,转身困难,近一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低落。查体:神清,面具脸,面部油脂分泌较多,伸舌居中,鼻唇沟等对,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腱反射双侧正常,四肢肌力均正常,双手放置时呈搓丸样,不自主震颤,无明显共济失调。双侧病理征(-),交谈时语音低沉,写字时可见字越写越小。CT示双侧基底节有腔隙性低密度影。该患者出现的步态进行康复训练,不包括()。
患者,男,59岁。5年前开始自觉右上肢动作不如从前灵活,有僵硬感并伴不自主抖动,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消失,1年后左上肢亦出现类似症状,并逐渐出现起身落座动作困难,行走时前冲,易跌倒,步态幅度小,转身困难,近一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低落。查体:神清,面具脸,面部油脂分泌较多,伸舌居中,鼻唇沟等对,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腱反射双侧正常,四肢肌力均正常,双手放置时呈搓丸样,不自主震颤,无明显共济失调。双侧病理征(-),交谈时语音低沉,写字时可见字越写越小。CT示双侧基底节有腔隙性低密度影。提高该患者的记忆力训练方法包括()。
患者,男,59岁。5年前开始自觉右上肢动作不如从前灵活,有僵硬感并伴不自主抖动,情绪紧张时症状加重,睡眠时症状消失,1年后左上肢亦出现类似症状,并逐渐出现起身落座动作困难,行走时前冲,易跌倒,步态幅度小,转身困难,近一年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低落。查体:神清,面具脸,面部油脂分泌较多,伸舌居中,鼻唇沟等对,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腱反射双侧正常,四肢肌力均正常,双手放置时呈搓丸样,不自主震颤,无明显共济失调。双侧病理征(-),交谈时语音低沉,写字时可见字越写越小。CT示双侧基底节有腔隙性低密度影。帕金森病的康复治疗,不正确的是()。
女性,22岁,多年来休息不好时经常出现发作性眼前闪光感,几分钟后消失,而后双侧额颞部出现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缓解,神经系统检查完全正常()。
女性,22岁,3年来经常出现发作性视物变形、眼前闪光感,几分钟后消失,而后双侧额颞部出现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持续数小时缓解。发作时无抽搐,无意识障碍,发作间期完全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头颅MRI、DSA检查未见异常其诊断首先应考虑()
患者,男性,65岁,1年前开始出现行动迟缓、步态缓慢、肢体震颤,自左上肢开始逐渐波及左下肢,震颤于静止时明显,行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最恰当的诊断是()
患者,43岁,男性,进行性动作迟缓、行走不稳和智能减退2年。查体发现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静止性震颤,双侧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阳性。头颅MRI发现小脑和脑干萎缩本患者最有可能的神经疾病是()
女性患者,50岁。近半年左手活动不灵,静止出现每秒4~6次的节律性颤动,随意运动时减轻,入睡后完全消失。此症状为()
患者男,62岁,因“肢体静止性震颤,活动不利6个月”来诊。症状始于左侧上肢,逐渐累及下肢及对侧肢体。既往体健。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震颤,4~5次/min。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女性,32岁,车祸造成颈椎骨折和颈髓损伤,出现双上肢迟缓性瘫痪,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躯干和四肢感觉消失。该患者受伤2周后的泌尿系护理措施是()
女性50岁,近半年左手活动不灵,静止出现每秒4~6次的节律性颤动,随意运动时减轻,入睡后完全消失。此症状为()
40岁女性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双手指关节及手腕关节肿胀、疼痛,晨起时活动不灵活,1小时后可缓解,近一年来出现手变形。查体:双侧指间关节肿大,压痛明显,X线检查见指间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囊样变;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15mm/h。试述诊断及治疗原则。
患者男,62岁,因“肢体静止性震颤,活动不利6个月”来诊。症状始于左侧上肢,逐渐累及下肢及对侧肢体。既往体健。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震颤,4~5次/min。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最可能的发病机制是()
患者男,62岁,因“肢体静止性震颤,活动不利6个月”来诊。症状始于左侧上肢,逐渐累及下肢及对侧肢体。既往体健。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震颤,4~5次/min。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查体时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患者男性,72岁,左手“搓药丸”样抖动3年,静止时明显。近日自觉颈腰部发僵伴疼痛,运动不灵活,走路速度减慢,查体:神清,面部表情及眨眼减少,肢体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步态拖曳,步距缩小,行走时双上肢自然摆臂减少。否认药物、中毒、脑卒中等病史及家族史根据该患者的病症,最可能的诊断是()
患者男性,72岁,左手“搓药丸”样抖动3年,静止时明显。近日自觉颈腰部发僵伴疼痛,运动不灵活,走路速度减慢,查体:神清,面部表情及眨眼减少,肢体齿轮样肌张力增高,步态拖曳,步距缩小,行走时双上肢自然摆臂减少。否认药物、中毒、脑卒中等病史及家族史适宜该患者进行的康复训练不包括()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