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牙周袋形成并有明显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变化见的答案

牙周袋形成并有明显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变化见于牙周炎的()

单选题
2021-12-29 11:28
A、始发期
B、早期病变
C、病损确立期
D、进展期
E、静止期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始发期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早期病变,为典型龈炎表现,病损确立期,开始形成浅的牙周袋,炎症仅限于软组织中,尚未见明显的牙槽骨吸收,主要为慢性龈炎表现,进展期结合上皮继续加深,形成深牙周袋,上皮下结缔组织的基质及胶原纤维变性、溶解,大部分丧失,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静止期牙周炎症减轻,骨吸收停止,开始有类骨质或新骨生成。

感兴趣题目
活动性牙周炎主要病理改变是()
牙周袋底位于牙槽骨嵴的根方,牙槽骨为垂直型吸收的是()
下列哪项不是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患者,女,20岁,诉咀嚼无力,口腔检查发现上颌第一恒磨牙颊侧牙周袋深约6mm,牙齿松动Ⅱ度,口腔卫生尚佳,下前牙牙石(+),拟诊()
牙周袋形成并有明显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变化见于牙周炎的()

患者,女性,59岁,右侧后牙咀嚼无力,刷牙时牙龈出血。无系统性疾病。口腔检查显示全口多数牙牙石(++),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牙周袋袋深4~6mm,右下后牙有Ⅰ~Ⅱ度松动,X线片示全口牙槽骨普遍水平型吸收根长1/3左右,牙槽骨有角形吸收。

初步诊断是()。
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
某男性患者,38岁,体健,诊断为慢性牙周炎,有吸烟嗜好,经牙周系统及配合袋内局部药物治疗效果仍不理想,通过口腔卫生措施,自我菌斑控制良好,应最先考虑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是()

患者,48岁,因下前牙松动1年就诊。检查:下前牙均有Ⅰ~Ⅱ度松动,结石较多,深牙周袋,X线片示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严重。

如左下中切牙牙周袋深6mm,龈缘在釉牙骨质界冠向3mm,哪么该部位的附着水平应为()
牙周袋的临床表现与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
牙周炎时骨内袋的病理特点是()。
口腔卡波西肉瘤病理变化主要局限于()
相关题目
早期牙龈炎症较轻但牙周袋深常见于()。
牙周袋形成,尚无明显牙槽骨吸收的病理变化见于牙周炎的(  )。
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是(  )。
牙周炎发展过程中,较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出现在(  )。
牙周袋病理形成始于(  )。
患者,女性,18岁,诉咀嚼无力。口腔检查发现双侧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远中牙周袋约6mm深,牙齿松动Ⅱ度,口腔卫生尚佳。x线片见牙槽骨弧形吸收。初步诊断(  )。
牙周炎活动期病变有下列病理变化,不包括(  )。
牙周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  )。
牙周炎进展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下列牙周夹板设计中应选择().
患者,男,54岁,近2年多数牙逐渐松动,尤其是下前牙咀嚼功能下降明显。检查:口腔卫生较差,牙石(+++),多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探及浅牙周袋,双侧下颌456松动Ⅰ度,双侧上下颌12松动Ⅱ度,其余牙无明显松动。以下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原则中,错误的是().
牙周袋较深且牙槽骨隆突的Ⅰ度根分叉病变宜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以局限于第一磨牙牙槽骨垂直吸收和切牙水平吸收为特征的牙周炎是()
女,30岁。查,牙体未见异常,牙龈红肿,有真性牙周袋形成,冷热刺激痛,X线显示:牙槽骨吸收1/3。诊断: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牙周炎引起牙髓炎的途径最可能是()
牙周炎静止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假性牙周袋与真性牙周袋的区别是()
一位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牙周病患者,已于2个月前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现需选择最佳手术方法。袋深5mm,附着龈较窄,牙槽骨水平吸收,骨形态尚可,应选择()
一位诊断为慢性牙周炎的牙周病患者,已于2个月前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现需选择最佳手术方法。袋深5~6mm,X线片:牙槽骨吸收不规则应选择()
显示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况,测量牙槽嵴高度的变化,最好采用下列哪种投照方法?()
牙周炎发展过程中,较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出现在()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