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摘要:
陈某,男,57岁,退休干部。2014年1月就诊。
患者平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近5年来反复发作胃脘闷痛,常自行服用吗丁啉后缓解。但两个月来由于情绪不佳,经常自觉上腹部胀痛发作,饱食后明显,时有两胁胀痛,曾经X光透视无异常现象,疼痛时稍有恶心,呕吐过1次,嗳气频频,嘈杂泛酸,纳谷不馨,无发热、心慌胸闷等症状。
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4次/分,律齐,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胃炎表现,胃蠕动差,未见其他异常。胃镜检查: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样改变,蠕动正常。HP阳性。
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鉴别诊断:请与消化性溃疡相鉴别。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
患者以"胃脘闷痛"为主症,属于中医"胃痛"范畴。患者平素性情抑郁,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肝胃气滞,故胃脘胀痛,嗳气频频;气病多游走不定,胁为肝之分野,故胃痛连胁,时有两胁胀痛。气机郁滞,日久化热,肝热犯胃,则症见泛酸嘈杂,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收纳失司,故疼痛时有恶心,纳谷不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皆属肝胃不和证,四诊合参,本患者证属肝胃不和证,病位在肝胃,病性以实为主,若治疗得当,预后佳。
西医诊断依据:
(1)中年男性,胃脘闷痛5年,常自服吗丁啉(多潘立酮片)后缓解。
(2)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肌紧张。
(3)上消化道造影:胃炎表现,胃蠕动差。胃镜检查: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呈花斑样改变,蠕动正常,HP阳性。
西医鉴别诊断:
消化性溃疡:两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溃疡以上腹部规律性、周期性疼痛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规律性并以消化不良为主。鉴别依靠胃镜检查。
诊断:
中医疾病诊断:胃痛
中医证候诊断:肝胃不和证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柴胡12g;川芎10g;赤芍10g;炒枳壳10g;陈皮10g;香附10g;川楝子10g;元胡10g;青皮10g;丹皮10g;炒栀子10g;白芍10g
7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药物、手术等):
(1)戒烟酒,清淡易消化饮食,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2)避免过度劳累,精神放松。
(3)针对HP阳性,可以使用三联治疗。如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克拉霉素。
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数据如下,其OR值为()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