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从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的答案

从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普遍趋势是()。

单选题
2021-12-30 23:41
A、呈现波动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缩小
B、呈现周期性变化,但总趋势是不断扩大
C、有的年份扩大,有的年份缩小,但总趋势是保持稳定
D、先是持续增大,后来逐渐稳定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考点: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历史趋势

感兴趣题目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些西方国家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就是其中之一。
亨利·法约尔是管理学先驱之一,在经过大量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功能理论。主要著作为《工业经济学原理》。
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主要对策是投入一切可能的财力和技术进行污染治理。
生态主义是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发达工业化国家兴起的()意识形态。
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提出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都是科学技术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断飞跃的过程。
在由传统社会工业化初期转化为工业化阶段,由出口导向的经济转化为内需消费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应该有()提供公共产品,增加居民消费支出的倾向。
18世纪的产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工业化历程,许多国家通过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产生了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有学者据此把工业化比喻为一把双刃剑。从唯物辩证法看,工业化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 ①是客观的,因而与人无关 ②是必然的,不可改变 ③是具体的,因时因地而异 ④是变化的,因势而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后,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以使贫困人群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社会保障。经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20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欧各国的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随着各种社会福利的不断扩大,某些特定的社会人群不断提出过高的社会福利诉求,一则导致社会福利开支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英国等国甚至高达50%以上,二则导致国家严重财政困难甚至财政赤字。面对居高不下的社会福利开支,政府不得不压缩对科技教育等领域的财政投入,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上还出现了躺在国家社会福利的温床上游手好闲的“懒汉”人群。日益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西方各国政府十分头疼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各国被迫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措施有:失业救恤金发放数额和适用人群减少,各种社会保险中国家承担的费用减少,个人承担的费用增大等。改革虽有阻力,但最终得以推行,对西欧各国财政状况好转起了重大作用。--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欧洲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启示》(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从工业革命到二战后50年代推动西欧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多种因素。并概括同一时期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对西欧国家产生的重大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西欧各国政府对福利国家制度进行改革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程对我国当前经济改革的启示。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总体上已恢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水平。促进当时西欧国家经济恢复的原因不包括()
()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号称()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总产值范围的是(  )。[2016年中级真题]
相关题目
国外先进的工业国家,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 )年代开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的有(  )。[2011年中级真题]
从支出的经济分类看,财政预算支出可分为(  )。
从支出的经济分类看,财政预算支出可分为(  )。
某物业管理公司拥有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工程、管理、经济等相关专业内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20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10人,从这两方面指标看,该公司符合申报()资质条件。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开始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程过渡。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
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专家的经验认为( )层住宅无论从建筑造价和节约用地来看都是比较经济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上海经济增长速度、上缴国家利润位居()。
财政支出之所以会不断增长,是因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政府活动的需求,提出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逐步从直接和微观管理向间接和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我国财政支出重点应逐步从经济建设向()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并购风起云涌,从地区分类看,主要发生在()之间。
从20世纪以来的“新民歌”看民歌的传承演变规律。
《集输工国家职工标准》中,对初、中级员工的基础知识比重做了不同的要求,初级员工占15%,而中级员工则需()%。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迅速、以()为特征的新兴工业部门。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其关键的措施是()
从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的实践看,自20世纪初期以来,各工业化国家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普遍趋势是()。
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在其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提出,管理具有五种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工业设计孕育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诞生于20世20年代的()国,成长于20世纪30的美国,发展于20世纪()年代的日本、意大利及北欧诸国。
风险管理产生于19世纪初的西方工业化国家,此后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19—20世纪,西方国家近代的()是伴随工业化而出现的,其产业动力主要依赖于工业。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