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的答案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

问答题
2022-08-10 18:08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儒家为修己以安人:从主体的内在价值出发,提出“为己”、“成己”之说(相对的是为人)。为己,成己,主要是德性上的自我实现,为己指德性涵养,成己指道德实践,故强调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进一步,成己而成人。成己只是成人的手段,成人(安人)才是目的。这样就不仅实现了内在的价值,也实现了外在的价值。安人的具体化即为“和”。
2.道家主张对个体生命和个性自由的关注:道家之人首先是一个一个的人,将自我认同提高到突出的地位。其价值关怀着重指向自我,在道家看来,儒家之自我实现,并不是真正的自我认同,是对个性的压制。于是提出“性”与“仁义”要严格区分。“性”指自我个体性的规定。可见其个体是抽去了社会化规定的个体,故道家注重全体生命,个体自由,从而要“保身全生”。群体认为易走向自我的普泛化,个体(抽去社会性)的认同易走向自我主义中心主义,如道家一系的杨朱,进而走向唯我主义。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儒家文化是“治世文化”,道家文化是哲学文化,佛家文化是宗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但其主张各自不同。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但其主张各自不同。
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都追求(),但其主张各自不同。
什么是多文化组织?它与跨文化组织有什么不同?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道家为主流的多元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在属性上主要是()文化。
在群己关系上,儒家与道家有什么不同?试作一简单的评说。
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与西方审美文化从一开就便崇尚一种“视觉美学”不同,中国传统文化最初注重到的是()。
根据以下材料编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写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过程)一、文化创新的路径(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社会实践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变化,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成果,以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由此可见,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化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这就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因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和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就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清理和维护好它的源与流。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那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Practice 11  就中国人而言,对秦始皇兵马俑,我们有无限的赞叹,对于万里长城我们有无限的自豪。但对于我们的无形遗产、曾经塑造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儒家、道家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传统中的视个人道德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所在,已在“现代生活”中成为笑谈。我们不仅在生活方式上盲目地追求西方,不仅说着写着已经欧化的句子,而且在文学、历史、哲学这些人文学科领域里,到处用着西方的理论、术语。我们这里并不是反对西方的东西,西方的这些理论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分子,我们也应该加以保护和继承。但是,一个民族之所以成其为一个民族,必须有其自身的东西。我们应该认真地研读和思考本民族的文化典籍,在继承与更新中把其中所铭刻的文化脉络延续下去。
相关题目
隐逸文化根源于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对立。
儒家和道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衍生出()不同的管理思想。
鲁迅小说的忧患意识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化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中国陶瓷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做出的环境是分不开的,以下几个因素中,与陶瓷艺术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有哪些?()①宗教神话因素;②中国酒文化;③中国茶文化;④中国丧葬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丈化史的区别是什《?
母题同民族文化心理有什么关系?
不了解儒家就不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与精神源泉。
试述文化模式与民族生存的关系。
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是()
简述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阐述高尔夫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
儒家文化是“治世文化”,道家文化是哲学文化,佛家文化是宗教文化
齐鲁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范围的地域文化,是山东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通过融汇各种思想,去芜存菁而形成的具有山东特色的地方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齐鲁文化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思想的儒家思想是在汲取齐鲁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打上了齐鲁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齐鲁文化又是一种地域文化,齐鲁文化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外,更具有明显的山东特色。齐鲁文化的双重性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正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有什么样的作用?
在()年的文化寻根小说中,韩少功《爸爸爸》所描写的楚文化背景,阿城《棋王》所流露的道家文化倾向,王安忆《小鲍庄》所涵盖的儒家文化底蕴,颇具寻根意向。
简要论述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在许多中国的民间饰物——首饰、绣品、木雕、瓷器上,都可以看到吉祥符号。中国的吉祥文化受到许多外国友人的喜爱,也丰富了世界文化。这告诉我们()。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繁荣世界文化③中华文化正成为世界性文化④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简述在文化景观上最易于辨别最能反映民族与环境关系的物质俗
()关系,即人与人、人与族群、人与文化、族群与族群、文化与文化的关系。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