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的答案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0+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问答题
2023-03-08 16:42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事件一,项目部可以索赔工期10天,费用30万,因为勘察报告由发包方提供,发包方应对其准确性负责;事件二,不可索赔,因为上述费用为该项目部施工不当造成,所以不能索赔;事件三,若地质条件符合勘查报告,则不能索赔;若地质条件不符合勘查报告,则能够索赔。
2,可以采用化学浆液。
3,一般使用的改良材料有矿物质(如膨润土泥浆)、界面活性剂系(如泡沫)、高吸水性树脂和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四类,可单独或组合使用。
4,868—100=768m,768÷(1.2×8)=80天.

试题解析

标签: CMS专题
感兴趣题目
已知某路线交点的里程为K3+135.120,在此处设置的圆曲线主元素为:切线长44.072,曲线长84.474,外矢距7.873,切曲差3.670。则直圆点的里程为()。
某路线转折点的里程为0+380.89,通过计算,圆曲线的切线长T=41.30m,曲线长为L=81.45m,则曲线中点的里程为()
一圆曲线加缓和曲线,JD点里程为K10+000.00,切线长为200m,缓和曲线长60m,圆曲线部分长为400m,则曲中点的里程为()
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
曲线上按CPIII的测量精度每()m左右设臵一个加密基桩(再铺轨基桩点间加密),曲线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变坡点里程以及竖曲线的起、终点里程应各增设一个。线路中线控制基桩距线路中线的外移距离一般为()-4m,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应设臵混凝土桩。
有一圆锥体,大端直径D为40毫米,小端直径d为38毫米,长度l=100毫米,那么锥度是()。
某线路为环形线路,下行里程16公里,上行里程12公里,往返共28公里,线路长度为()
曲线上按CPIII的测量精度每()m左右设置一个加密基桩(再铺轨基桩点间加密),曲线的直缓、缓圆、曲中、圆缓、缓直、变坡点里程以及竖曲线的起、终点里程应各增设一个。线路中线控制基桩距线路中线的外移距离一般为()-4m,线路中线控制基桩应设置混凝土桩。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事件1、2、3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0+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事件2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O+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l.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土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1: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d,增加费用30万元。 事件2: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元。 事件3: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d,费用增加25万元。 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d。 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题目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Ⅰ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某工程生产工艺用新鲜水1600m3/d,生活用新鲜水130m3/d,公用工程用新鲜水270m3/d。项目循环水24600m3/d,则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
某转轮直径d=0.4m,以角量表示的转动方程为
某场地为黏性土地基,采用砂石桩进行处理,砂石桩直径d为0.5m,面积置换率m为0.25,则一根砂石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
某汽车运输企业2012年车辆营运总里程为1600万千米,同期发生行车责任事故18起,其中小事故8起、一般事故6起、大事故4起,则该企业同期安全行车间隔里程为()万千米。
某铁路隧道围岩类别为Ⅳ类,岩体重度为24kN/m3,隧道为深埋隧道,宽度为8.0m,高度为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900公里。现在从新批量的轮胎中随机抽取400个做试验,求得样本平均里程25300公里。试按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新批量轮胎的平均耐用里程与通常的耐用里程有没有显著的差异,或者它们属于同一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这是:(甲)双侧检验问;(乙)单侧检验问。原假设表述为:(丙)公里;(丁)公里( )。
某施工承包企业将其承接的调整公路项目的目标总成本,分解为桥梁工程成本、隧道工程成本、道路工程成本等子项,并编制相应的成本计划。这是按()编制成本计划。
某工程用新鲜水4000m3/d,其中,生产工艺用新鲜水3200m3/d,生活用新鲜水260m3/d,空压站用新鲜水100m3/d,自备电站用新鲜水440m3/d。项目循环水量49200m3/d,该工程水重复利用率为()。
出租车载客里程是指乘客乘坐出租车的实际里程,招手租车,以()为起始。
根据超高波形确定曲线头尾核对病害里程时,ZH点图纸里程为:K52+135,该点的现场实际里程为K52+152,在其附近发生超限病害,图纸里程为K52+521,其现场里程应为()。
根据道岔有害空间核对病害里程时,有害空间的图纸里程为K231+187,现场实际里程为K231+201,在其附近发生超限病害,图纸里程为K231+423,其现场里程应为()。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直径为4.8m的隧道工程,起始里程为DKl0+100,终点里程为DKl0+868,环宽为1.2m,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盾构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淤泥质黏十和粉砂土。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以下事件:
事件一:盾构始发时,发现洞门处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不符,需改变加固形式。加固施工造成工期延误10天,增加费用30万。
事件二:盾构侧面下穿一座房屋后,由于项目部设定的盾构土仓压力过低,造成房屋最大沉降达到50mm。穿越后房屋沉降继续发展,项目部采用二次注浆进行控制。
最终房屋出现裂缝,维修费用为40万。
事件三:随着盾构逐渐进入全断面粉砂地层,出现掘进速度明显下降现象,并且刀盘扭矩和总推力逐渐增大,最终停止盾构推进。经分析为粉砂流塑性过差引起,项目部对粉砂采取改良措施后继续推进,造成工期延误5天,费用增加25万元。区间隧道贯通后计算出平均推进速度为8环/天。
【问题】
1.事件一、二、三中,项目部可索赔的工期和费用各是多少,说明理由。
2.事件二中二次注浆应采用什么浆液?
3.事件三中采用何种材料可以改良粉砂的流塑性?
4.整个隧道掘进的完成时间是多少天(写出计算过程)?

假设车辆行驶里程为100公里,是一辆四轴125型的车辆,现在该车整车重量为35.2吨,请问应收通行费为()。
某地区国土面积为100万平方千米,各类等级公路通车里程120万千米,则公路网密度为()千米/平方千米。
天津港航道里程的起始点为()。
在AutoCAD画弧的命令中,若以起始点、终点、起始方向(S:E:D)方式绘图,则起始方向角为正时,()方向绘弧;起始方向角为负时,()方向绘弧。

某集团公司施工总承包某新建铁路某标段工程。该工程设计标准时速160km/h,为有砟轨道的客货共线。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隧道工程,不包括轨道、铺架、"四电"和站房工程。隧道为单线隧道。岐山1号隧道为Ⅲ级围岩,岐山2号隧道为Ⅳ级围岩。主要结构物位置及隧道中心里程如下图所示。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合理划分该标段工程的施工工区并给出施工范围。
2.根据背景资料,合理配备顺河特大桥所在工区的施工队伍。
3.根据背景资料,分别给出岐山1号、2号隧道的掘进方案。
4.岐山2号隧道施工需要投入哪些主要机械设备?
5.针对背景资料,给出岐山1号隧道施工流程。

某工程钻孔灌注桩共100根,设计桩长为11.5m,桩直径为500mm,则工程量单项目钻孔灌注桩和预算定额项目钻孔灌注桩工程量各是()。
桥号标安设在列车前进方向左侧桥头前,桥号标里程为顺计算方向桥始点里程。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