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填空题]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的答案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街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材料三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已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归纳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

填空题
2023-03-10 10:31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角度:政治意义(或民主政治)。功绩:结束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2)不同看法:第一段材料反映出民国初期民主、共和观念的流行,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中:第二段材料反映出辛亥革命在对待旧事物方面并未完全否定,反映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偏远县城的普通民众中。理解:辛亥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其影响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中是不一样的,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注意:全方位分析材料,不能以偏概全。(3)变化: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称帝国主义为“友邦”,说明孙中山当时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在《北上宣言》中孙中山认识到“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已与国民革命为敌”,主张推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发生变化的因素:吸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再受挫的教训;目睹帝国主义勾结军阀与国民革命为敌;得到中共和苏联的帮助;自身不懈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与时俱进的精神。

试题解析

标签:
感兴趣题目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执行者。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街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材料三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已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归纳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2)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请回答: (1)结合设问,对该老师选取的材料做出评价。 (2)该老师在所设计的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并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躯,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场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躯,一生以革命为已任,立场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孙中山先生的伟大表现在()。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先行者孙中山曾说《孙子兵法》是中国的军事哲学,请问其哲学思想基本内容是什么?
100年前,武昌起义的枪声开启了中国辛亥革命的滚滚洪流。在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昏庸统治,结束了中国绵延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下列浮雕中哪幅反映的是武昌起义?()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的,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材料二“统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这次革命政府提师北伐,便是要……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对于和议之举并不反对”“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这次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态度,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材料三“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唆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 (2)据材料二,孙中山用和平方式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有哪两次?归纳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革命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时的清政府,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那样,像“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彻底的腐朽了”“全国革命的时机,现已成熟”。可见,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客观情势使然,而不是什么“激进主义思潮”的产物。因此,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事件,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飞跃,它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结束了在中国绵延几千年并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制度,破天荒地宣布了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而扫清了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障碍,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政治意义是决不能低估的。--陈其泰《近代史上有关重大是非的两个问题的评价》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街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材料三若夫革命主义为吾侪所昌言,万国所同喻,前此虽屡起屡踬,外人无不鉴其用心,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孙中山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故辛亥之役,吾人虽能推倒满洲政府,曾不须臾,帝国主义者已勾结军阀,已与国民革命为敌,务有以阻止国民革命目的之进行。十三年来,军阀本身有新陈代谢,而其性质作用,则自袁世凯以于至曹锟、吴佩孚,如出一辙……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孙中山1924年《北上宣言》(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评价辛亥革命的?据此指出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2)归纳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不同看法,对此应如何理解?你认为在研究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西方列强认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孙中山认识发生变化的因素。
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实践中,提出了()的监督思想。
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在对外贸易的刺激下,这些通商口岸成长为近代化的商业城市,包括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牛庄(营口)、登州、烟台、台南、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天津、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 中国资本主义私营现代企业的产生前提,是由西方列强的冲击造就的。列强入侵冲击造就的以通商口岸为中心的、摆脱了传统中国城市模式的新兴城市,又为其产生提供了土壤与舞台。中国最早的民营现代产业就是从外资那里获得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同时又托庇于“租界”这种特殊的场所而得以免除滥用职权、腐败无能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勒索与损害,才艰难地产生和发展起来。——陈勤、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分析“第三次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代企业”出现在通商口岸的原因。分析通商口岸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
相关题目
在近代中国,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首先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人物是
1905年8月20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欲挽救中国于危难,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
中国民族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在今天,“做大事”就是(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材料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它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材料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95年10月孙中山发动了广州起义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孙中山是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905年8月,在他的推动下,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3)图三中的孙中山一生致力于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奋斗不止。在110年前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后来他又致力于创建新型的革命军队,它们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驱除鞑虔,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根据材料三,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哪一内容是解决土地问题?
以下是某老师在准备《辛亥革命》一课时,对辛亥革命思想基础这一板块的教学设计。请在观察案例后回答问题。思想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板书)师:“山雨欲来风满楼”,在辛亥革命爆发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做了大量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工作,使民主革命的思想广泛传播,他们向西方学习,提出“三民主义”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同改良派论战,又一次掀起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高潮,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必要性。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并提出问题)三民主义是怎样提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性质如何?学生: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先生将其宗旨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其核心是民权主义.是当时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教师情景设置,把学生分为改良派和革命派,利用相关材料进行论战)师:通过论战,使更多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壮大了革命的力量。康有为、梁启超先生曾是戊戌变法的领袖,时代的弄潮儿,但在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时候却成了历史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从康有为、梁启超先生的行为上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学生:思想应该与时俱进,顺应时代潮流。问题:(1)该教师在讲解这一板块时运用的最典型、最特别的是哪种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该教学方法的认识。(2)你觉得该教师在对这一板块进行讲解时的情景设置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在《辛亥革命》这一课中“有关资产阶级在革命中两面性的体现”的难点讲解,某位老师通过让同学分析材料得出结论,以下是该老师在上本课时的教学片段:材料一: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成为反清革命的坚决反对者,梁启超曾公开表示:“刀加吾颈,枪指吾胸,吾敢日期期以为不可,期期以为不可也。”材料二:孙中山曾说:“革命不免于杀人流血固矣,然不革命则杀人流血之祸可以免乎?”材料三:辛亥革命成功之前,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起义:1906年蔡邵文、刘道一发动萍浏醴起义.1907年5月22日发动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6月2日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12月20日发动镇南关起义,1911年4月27日发动黄花岗起义,无一不是以失败而终,但革命党人没有放弃直至辛亥革命成功。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三段材料自由讨论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材料分组讨论,简单归纳辛亥革命的过程。(2)通过材料简要总结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原因。请回答: (1)结合设问,对该老师选取的材料做出评价。 (2)该老师在所设计的教学片段中运用了哪种教学方法?并谈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遗言“革命尚为成功,通知仍需努力”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的革命斗争。孙中山也是著名的旅行者,1902至1905年间,他从广州出发作了一次环球旅行,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发展革命组织,进一步扩大了革命的影响。结合当时孙中山处境和国际国内环境,为孙中山选择最合适的旅行路线()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材料二:在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为地球上最古老之文明国……国土统一已数千年矣,中间虽有离析分崩之变,然为时不久复合为一,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由此便知中国的各省在历史上向来都是统一的,不是分裂的,不是不能统属的,而且统一之时就是治的,不统一之时就是乱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过去它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料二“统一南北,必以革命之道行之”“这次革命政府提师北伐,便是要……扫除旧屋(砖)瓦渣滓垃圾之北洋军阀官僚,以建设新国家”“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对于和议之举并不反对”“兄弟向来是主张和平统一的人……这次单骑到北京,就是以极诚恳的意思,去同全国人民谋和平统一”。 材料三“中国人民最恶毒、最强大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者本着‘分而治之’的原则,豢养中国军阀,唆使他们互相混战,各系军阀也只有依靠帝国主义才能生存”“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就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以上材料均转引自《孙中山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认为是什么原因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你如何理解(中国)“近世五六百年……从无分裂之虞”? (2)据材料二,孙中山用和平方式争取国家统一的努力有哪两次?归纳当时中国政局变化的共同点。 (3)据材料三,对实现国家统一问题,孙中山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有何共同特点?孙中山逝世后,国共两党是怎样继承孙中山这一遗志的?其结果如何?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