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患者,男性,7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答案

患者,男性,7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急诊入院。入院后心电监测发现心室纤颤,给予除颤、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目前患者浅昏迷,血压:80~90mmHg/50~60mmHg,尿量20ml/h,呋塞米静脉注射后仍少尿。目前给予患者的复苏后处理不妥的是()

单选题
2021-12-22 15:50
A、严密心电监测
B、静脉大量补液
C、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及血气分析结果
D、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
E、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B

试题解析
心脏骤停时间较长或复苏后持续低血压,易使病人发生急性肾衰竭,故应监测作好尿量、尿比重等指标。复苏后,若血压能维持在80~90mmHg/50~60mmHg,而尿量少于30ml/h,可试用呋塞米静脉注射。若注射后仍无尿或少尿,则提示急性肾衰竭,故不可大量静脉补液,此时应严格限制入水量,监测血电解质,防治高血钾,必要时可透析治疗。

感兴趣题目
男性,45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发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对此患者第1周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男性患者,60岁,冠心病病史5年,活动中突发左胸及左上肢内侧疼痛来诊,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疼痛称做()
男性,45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发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该患者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患者男,76岁。因急性心肌梗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而住院治疗,心电监测发现室颤,给予除颤、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目前患者浅昏迷,血压:80~90/50~60mmHg,尿量少于30ml/h,呋塞米静脉注射后仍少尿。错误的复苏后处理是()
患者,男,56岁,公司经理,午餐后不久感胸闷、大汗,心前区压迫样疼痛紧急就诊,拟诊“急性心肌梗死”。护士给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患者男,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注意。护理人员应重点观察()
患者,女性,60岁,3小时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min,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患者,女,82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意运动丧失,对言语及光线刺激无反应,大小便失禁。对此患者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
患者,女,82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意运动丧失,对言语及光线刺激无反应,大小便失禁。护士为其口腔护理用开口器时应()。
患者男性,76岁,食管癌晚期伴全身多发转移,恶病质,濒死状态,张口呼吸,护理该患者时不正确的措施是
相关题目
患者,女性,76岁。冠心病急性发作入院,患者只会讲粤语。护士在护患沟通时应特别注意使用的沟通技巧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住院治疗,住院处护理人员首先应(  )。
患者男性,57岁。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史2年,因平日工作较忙,未就诊检查治疗。2小时前,患者因着急而发生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有濒死感,急诊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嘱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后作出如下护理诊断,排在首位的是(  )。
患者男性,76岁,因体质弱,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引起急性循环负荷过重,患者的特征性症状是(  )。
患者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30年,因情绪激动,呼吸急促,左胸部剧烈疼痛,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对该患者的护理,属于依赖性护理措施的是(  )。

患者,男性,60岁。患急性心肌梗死,心电监护时发现室性期前收缩每分钟10次,呈二联律。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患者,男性,68岁,急性心肌梗死。心电监护仪显示患者心电呈完全不规则的波浪形曲线,无QRS波与T波。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
患者女性,65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此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是(  )。
护士为入院第1周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
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重点观察(  )。
患者男性,70岁。肺心病,下肢水肿,哮喘严重并呈端坐呼吸,护理人员观察此患者时应注意,为警惕患者肺性脑病的发生,还应注意观察(  )。

对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患者,男性,65岁。高血压病史30年,因情绪激动,呼吸急促,左胸部剧烈疼痛,以“急性心肌梗死”收住院。对该患者的护理,属于依赖性护理措施的是
患者男性,57岁。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史2年,因平日工作较忙,未就诊检查治疗。2小时前,患者因着急而发生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面色苍白,出冷汗,烦躁不安,有濒死感,急诊入院,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医嘱绝对卧床休息。护士评估后作出如下护理诊断,排在首位的是
患者,男性,38岁,患急性黄疸型肝炎住院,护士制定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患者,男性,45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紫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
患者,男性,76岁,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院外发生心脏骤停,急诊入院。入院后心电监测发现心室纤颤,给予除颤、心肺复苏和脑复苏,目前患者浅昏迷,血压:80~90mmHg/50~60mmHg,尿量20ml/h,呋塞米静脉注射后仍少尿。目前给予患者的复苏后处理不妥的是()
患者,男性,45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紫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
女性患者,60岁,3h前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护理体检:神清,合作,心率112次/分,律齐,交替脉,心电图检查显示有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此患者存在的最主要护理问题是()。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后第1周护理,错误的是()。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