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必须杜绝哪些行为?的答案

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必须杜绝哪些行为?

问答题
2021-12-29 01:18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将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
   (2)在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3)使用非涉密计算机、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国家秘密信息;
   (4)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
   (5)将未经安全技术处理的退出使用的涉密计算机、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涉密信息系统配备的保密设施、设备应当与涉密信息系统()。
涉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后,应当经过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测评机构的安全保密测评和()审查批准,符合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只有通过()“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测评和认证并获得“涉密信息系统产品检测证书”的信息安全产品,才能在涉密信息系统中进行部署和使用。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在()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审批,对符合要求的涉密信息系统批准其投入使用。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分级保护是指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按根据分级保护管理办法和国家保密标准,对不同级别的涉信息系统采取相应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既不“过防护”,也不“欠防护”。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涉密信息系统的运行使用管理,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定期开展()和()。
涉密信息系统应当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或者授权的保密测评机构进行检测评估,并经()以上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应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论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参与方案审查论证,在系统总体安全保密性方面加强指导。
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根据《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
机关、单位应当加强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相关题目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清退所保管的涉密载体、签订()以后,才能办理手续。
涉密人员脱离涉密岗位必须实行脱密期管理,其中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为()年,重要涉密人员为()年,一般涉密人员为()年。
国防科技工业涉密人员保密行为十不准是什么?
对涉密信息系统的管理必须杜绝哪些行为?
涉密人员离开涉密岗位后,就不再对本人在原涉密岗位上知悉的国家秘密事项承担保密义务。
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用单位应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审查论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应参与方案审查论证,在系统总体安全保密性方面加强指导。
涉密会议、活动的保密管理应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涉密会议、活动的主单位应采取的保密措施包括()。
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基本原则是什么?
涉密人员保密宣传教育一般应采取经常性保密教育和专门保密培训相结合方式,根据核心、重要和一般涉密人员的岗位特点和管理要求,采取相应的形式抓好()各环节的保密宣传教育。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主要包括()
涉密人员在交往中应当注意哪些保密问题?
对涉密人员的保密管理不只是对涉密人员上岗前的保密审查和培训,还应包括在岗、离岗保密管理。
涉密人员保密管理必须遵循保密工作内在的客观规律,以()为管理原则。
新保密法对涉密人员是如何分类及管理的?
保密法规定的涉密人员基本条件包括()
涉密人员分为()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一般涉密人员。
对于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涉密信息系统的保密管理包括()
按照《船员计算机终端考试管理办法》,下列哪些人员属于涉密人员,需接受保密知识培训教育,并签署相应保密协议。()
涉密人员离岗后,应当遵守脱密期管理规定,核心涉密人员脱密期3-5年,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2-3年,一般涉密人员脱密期1-2年
涉密人员在岗期间,保密工作机构应当会同人事部门、涉密人员所在部门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保密教育和检查、考核,对严重违反保密规定不适合继续在涉密岗位工作的应当及时调离涉密岗位。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