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浣花洗剑录》在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具有重要的地位?
古龙的小说创作从纯文学起家,但他在纯文学的创作道路上并没有走得太远。在台湾武侠小说“三剑客”(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和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响之下,古龙于60年代初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经过几年试手之后,于1960年首次以“古龙”为笔名发表了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苍穹神剑》。这部小说虽然没有给古龙带来很高的声誉,却标志着古龙武侠小说的出道。
《浣花洗剑录》出版于1964年,在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具有重要的地位。该书的内容奇特,思想精妙,融入了古龙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表现了古龙对上乘武学的参悟。它主要讲述了一个东瀛剑客不远千里到中国求证武道,从而引起中土武林风云变化的故事。小说集中笔墨塑造了一位剑侠形象——方宝玉,他从小饱读诗书、聪明机智、正直善良、胸怀坦荡。当剑法高深的东瀛剑客被紫衣侯打败后,曾许下七年后重返中土以洗一剑之耻的约定。由于紫衣侯在战中负伤而不幸去世,于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方宝玉就肩负起了打败东瀛剑客的重任。为了阻止东瀛剑客在七年后血洗中土武林,他跟随紫衣侯的师兄隐身世外,五年多来潜心研究武道并终有所悟,成为一位武功高强的少年侠客。但江湖险恶,初出茅庐的方宝玉遭遇曲折离奇,最后历尽干辛万苦,终于以绝妙的剑法战胜了东瀛剑客,维护了中土武林的安宁。东瀛剑客也由此证得“无招破有招”的无上武道,死而瞑目。
《浣花洗剑录》所蕴涵的武学至理,与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可以说是从金庸那里学习得来。但古龙在模仿金庸的同时又进行了创新,他描写武功招式不拘泥于对一招一式的简单刻画,而是超越了武功技法的限制,上升到对武学精神的探求。在《浇花洗剑录》中,作家借紫衣侯之口道出无上剑道的奥妙:“我那师兄将剑法全部忘记之后,方自大彻大悟,以意驭剑,随心所欲。……也正因他的剑法绝不拘囿于一定之招式,是以他人根本不知如何抵挡。我虽能使遍天下剑法,但我之所得,不过是剑法之形骸;他之所得,却是剑法之灵魂。”这一武学奥秘其实同佛学里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相通之处。古龙把精深的禅机哲理同武学联系起来,虚化具体的武功招式,注重剑人合一,以意驭剑,所以会创造出“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武学奇迹,成为武侠小说史上的一大飞跃。《浣花洗剑录》思想底蕴深厚,小说语言充满诗意,故事情节曲折新奇,小说境界高深莫测,是难得一遇的佳作。它已经显示了古龙小说创作的特色与风格,是古龙小说创作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 )等。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