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说明余秋雨散文中“仪式感”的审美特征。
研究戏剧理论出身的余秋雨,从戏剧剧场演出所特有的“仪式感”中得到启示,并且把它引入散文的营造之中,精心创设一种散文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余秋雨散文乃至他的戏剧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余秋雨曾经阐释过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性、拟态性、观赏性”等审美特征。所谓象征性,是指仪式中的活动,不是现实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某些规定情境的原生性再现,而是一种替代,以此物替代彼物,如用面具来指代神鬼等非扮演者自身的角色;所谓拟态性,是指在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的同时,它又在制造一种模拟和重现现实的假象,以假定性的存在作为仪式的前提;所谓观赏性,是指仪式所进行的程序和活动中,融入某些形式感很强的程式,从而获得了形式的审美意味,让观看者和参与者在感性参与中领悟到审美活动的魅力。
在余秋雨的文字中,对仪式感的应用,从构思到布局,从内在冲突到叙述语言,都自觉地体现出来。在《风雨天一阁》起始的第一节中,就两次提到“仪式”一词:“我知道,历史上的学者要进天一阁看书是难乎其难的事,或许,我今天进天一阁也要在天帝的主持下举行一个狞厉的仪式?…‘上天分明将‘天一生水’的奥义活生生地演绎给了我看,同时又逼迫我以最虔诚的形貌投入这个仪式”。这显然是要营造出一种仪式感。走向莫高窟,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次不辞劳苦的旅游,而在余秋雨笔下却是一次荡气回肠的狂欢,一种投入审美境界的盛举,而且被余秋雨描述得情采飞扬,激越非常,波翻浪卷,汹涌澎湃,以一浪高一浪之势将莫高窟推向了美轮美奂的极境:“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义理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