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救亡日报》于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由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它是一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统一战线的报纸,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林林任编辑部主任。
《救亡日报》的筹办时逢国共第二次合作,党指示要把它办成一张会募集,一部分由国民党津贴。开始时国民党派出了社长、总编辑和经理,企图控制这张报纸,终因该报内部进步力量太强而无法得逞。
《救亡日报》的出版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1937年8月至同年11月在上海出版;1938年1月至同年10月在广州出版;1939年1月至1941年2月在桂林出版。另外,抗战胜利后,《救亡日报》曾改名为《建国日报》在上海出版,但出了12天即被国民党当局封闭。《救亡日报》从创刊开始,就高举团结、抗战、救亡的旗帜,全力进行抗救亡的宣传。但它的宣传方法与众不同:
一、它不登中央社和外国通讯社的消息,只刊登本报记者采写的专稿和讨论。社长郭沫若带头到前线采写稿年。它虽然是一张4开4版的小型报纸,但内容丰富,消息准确,言论精辟,形式活泼,很受读者欢迎。
二、它拥有一支强在的“写作集团军”。报纸的编辑部田文化名流组成,团结了一大批著名作家、政界名人、专家教授撰稿,因而在当时的抗日救亡报刊中占居突出的地位。宋庆龄、何香凝、冯玉祥、郑振铎、李公仆、陶行知、黄炎培、沈钧儒、邹韬奋等都经常为它撰稿。所以它的言论具有权威性,号召力很强。它具有文艺性的特点,刊登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戏剧、小品、特写和街头演唱材料,因此在当时被称为“报纸杂志化”的典型。
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