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内隐自尊包括了哪些类别?
实验性内隐自尊,顾名思义是通过实验操控建立起自我和某些事物的联系,并由此产生了对这些事物的积极评价的效应,其中又包含三类:
(1)说服中的角色扮演:指由角色扮演所导致的某种偏好倾向。被试接受了角色扮演任务便意味着自我和指定立场之间建立了连接,因此对自我的评价泛化产生了对指定立场的积极评价;
(2)单纯所有权:指个体对于自己直接或间接拥有的物体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实验发现,先给被试某些物体,如杯子等,然后让被试对这些物体进行评价,发现被试对这些物体的评价立刻提高了。
(3)小群体效应:指对群体内个体的评价高于群体外相应人员的评价的倾向。即使群体内和群体外的成员在除了群体成员资格之外的其他各方面都相似,群体内偏见也会发生,因为共同的成员资格提供了同自我的联系,使自尊的内隐操作得以成为可能。
霍桑实验提出的(),为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实验的理论基础。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开始。
德国科学家( )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而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开始。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