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单选题]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的答案

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内容,有违()。

单选题
2022-01-06 02:28
A、幼儿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B、幼儿身心发展的稳定性
C、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D、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D

试题解析
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它要求教育不可“陵节而施”。

标签:
感兴趣题目
新《纲要》强调作为教育内容的知识的建构性、过程性。在其教育内容与要求方面,把知识视为动态变化的、幼儿( )的过程。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围绕某个专题,把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整合在一起组织教材内容,这体现了小学课程内容选择的()性。
某农村小学一年级原来从未开设英语课程。这学期新开设了英语课程。开学一段时间之后,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对拼音字母的学习掌握,比以前历届一年级学生都要困难一些,学生常常把拼音和英语字母混淆,多花了不少教学时间,才达到相同的教学效果。 阅读以上材料,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简要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这种现象。
某幼儿混合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教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结果一年半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住,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某所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抓分数,把学生考分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各种平均分数作为评定各科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部依据。学校的做法()。
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提前让幼儿学习小学教材,如提前学习汉语拼音和书写汉字,提前学习小学的数学知识等,这使得幼小衔接工作中出现()现象。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某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结果一年半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位,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某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 结果一年半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位,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 问题: 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在某小学四年级中,随机抽查30名学生的语文测验(X)和数学测验(Y)成绩,其结果如表9.4所示。两个测验满分均为100分,试求两个测验分数的积差相关系数。
幼儿的入学准备就是指将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教学内容放到大班上,以便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
相关题目
一位研究者做出小学3年级学生数学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1.03,这个结果是对的。( )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的写作称之为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写作分别称之为
单选题,1分] 《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低年级和中高年级的写作分别称之为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和小学生获得语文知识的主要来源是( )
从1980年在小学一年级学生中的调查来看,受过正规幼儿园和保育所教育的儿童数目第一位的国家是()。
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体重为25千克,标准差为37千克,平均身高为110厘米,标准差为62厘米,那么该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差异程度与身高差异程度的关系是( )
教师的()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
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应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首要目标。
某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知识作为内容,有违()。
北师大出版社数学教科书关于“时间”的课程内容,在一年级上册编排了“认识钟表”,二年级上册编排了“时、分、秒”,三年级上册编排了“年、月、日”;关于“空间认识”的课程内容,一年级上册安排了“位置与顺序”,认识前后左右上下,二年级上册安排了“方向与位置(一)”认识东西南北,四年级上册安排“方向与位置(二)”学习确定位置。 请首先阐述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材料一:“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材料二:“测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材料三:“家庭小账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小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在班里数一数二,但语文略差。妈妈为了让小璐多识汉字,提高语文成绩而要求小璐回家后一遍又一遍地书写孤立的汉字。
你对小璐母亲的做法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认知一结构学习论进行讨论。

一位研究者做出小学3年级学生数学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1.03,这个结果是对的。( )
一位研究者做出小学3年级学生数学与语文成绩的相关系数为1.03,这个结果是对的。( )
材料一:“凡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材料二:“秒的认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材料三:“How many?”(PEP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材料一:“桂林山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材料二:“小数除法”(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材料三:“我们的生活需要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请根据以上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
某校对五年级100名同学进行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有58人喜欢语文,有38人喜欢数学,有52人喜欢外语。而且喜欢语文和数学(但不喜欢外语)的有6人,喜欢数学和外语(但不喜欢语文)的有4人,三科都喜欢的有12人,而且每人至少喜欢一科。问有多少同学只喜欢语文?()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