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分析儒、墨两家的“尚贤”思想。
儒、墨两家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乱局,都认为造成这一乱局的重要原因就是没能实现贤人当政,也就是说整个社会没能真正“尚贤”。但如何认定一个人是贤者,儒、墨两家却存在很大的分岐:
(1)儒家认为贤者的标准是德行,是能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反映在外在的行动上,能孝弟于父兄,进而忠敬于君长。然后以其自身为表率,导天下于正途。故其贤在“德”。
(2)在墨家看来,在周代的世卿世禄制度下,造成了“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沮”的状况,导致了社会混乱。因此统治者应大力选任贤能,应将招纳贤才作为政治的首要任务。“尚贤”应遵循的原则是“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虽在农与公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也即是说,必须用提高物质待遇和社会地位的办法来招纳具有各种技艺的贤士,从而做到“官无长贵,而民无终贱”的理想社会。
(3)综上所述,儒、墨两家在面对世卿世禄制所带来的巨大社会问题时,都主张以贤人来代替世卿世禄治理天下,但判断何为贤者,二者标准岐义很大,前者尚德,后者沿艺,反映了那个时代不同社会阶层对变革的不同意见和方向。正是这种不同的主张和思想,赋予了那个时代生气勃勃的思想氛围和气息。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