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1987年,鲁健骥发表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词语偏误分析》一文。这篇文章主要论述了汉语学习者由于本族语、本族文化、目的语知识等方面的干扰以及教学训练中的失误造成的汉语词语偏误。文章列举了汉语学习者在汉语词语层面可能发生的四种偏误现象:
(1)母语和目的语在词义上的交叉造成的偏误
如汉语中“厚”这个词,由于教材中所给的对应的词是thick,致使学习者误以为thick的所有意义都与“厚”的意义对应。因此就出现了“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一个厚树林”之类的词语偏误。鲁健骥指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两种语言的词义不是一一对应的。
(2)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造成的偏误
两种语言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学习者便采取想当然或被迫套用母语的词语搭配习惯。例如,汉语中“开”可以和名词“门”“窗户”“灯”“收音机”“电视”等搭配,但是学习者却造出了“请你开书”“大夫让我开我的嘴”之类的句子。
鲁健骥认为,这种套用实际上就是母语负迁移现象。人们认为,在这种偏误现象的背后潜藏着至少三个心理过程,即母语迁移过程、目的语规则泛化过程、教学因素造成的泛化过程。按照鲁健骥的观点,“请你开书”可能是一种想当然的套用,学习者想当然地套用母语规则。这是母语负迁移过程。但是,人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这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汉语“开”这个动词与后续成分的搭配关系是有限制的(可以说“开灯”“开门”,不能说“开书”“开嘴”之类)。然而,学习者有限的目的语知识迫使他在已有的汉语搭配知识的基础上,突破汉语搭配关系的限制,以完成交际任务。因此说,“开书”之类的说法也可以看作是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此外,教学上的误导也是产生这种搭配偏误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汉语教材中,汉语词语的解释基本上是简单的汉英对译。如果把“开”简单地对译成open而不加任何搭配关系的限制,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是必然的。不过根源在于教学上的误导。
(3)两种语言中意义对应的词语因用法不同造成的偏误
鲁健骥在文章中列举了两种情况:
①汉语的“这”和“那”与英语“this”和“that”在意义上对应,在用法上不同的情况。在总括上文时,汉语习惯用“这”,英语则用“that”。这种用法上的不同会导致母语的负迁移。
②汉语离合词与英语对应的多数是一个单纯的动词。比如,“王二结婚了玉兰”(Wang married Yulan.)。这种偏误产生的原因是学习者不了解汉语离合动词在用法上的特点,因而采取母语迁移的策略。
(4)两种语言中对应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场合方面的差异造成的偏误
这方面的偏误主要表现为言语的不得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比如,汉语“恨”这个词带有比较强烈的感情色彩。英语中对应的“hate”在有些情况下并不具有痛恨的感情色彩,只是表示“不喜欢”的意思,如“She hates fish and never eats any”。初学汉语的学习者很可能造出“她恨鱼”的句子。再比如,汉语中“吹捧”带有贬义,与它对应的“flatter”除了“吹捧”“奉承”之意外,还有“过奖”的意思,如You are flattering me,只能说是“您过奖了”,而不能说成“吹捧”。鲁健骥认为,这种偏误的特点是,意义、搭配、用法都不一定错,只是不得体而已。
试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