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判断题]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的答案

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

判断题
2022-06-30 04:26
A、对
B、错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试题解析

感兴趣题目
三农问题历来是我们党关注和着重解决的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的根本问题
“三农问题”是指农村、农民和()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 )经济结构
农民健康是农村发展的前提,保障农民健康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农民健康保障问题,可以采取()。
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
2010年,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对陕西省100个样本村的大学生村官进行了调查走访,得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性和启示性的成果。在调查大学生村官的任职动机时,52.9%的大学生选择了"在新农村中实现自身价值,得到锻炼",说明大部分大学生村官是抱着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理想和抱负选择来农村基层工作的,同时他们也希望在农村广阔的舞台上,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丰富社会阅历,实现农村发展和自身提高的双赢目标。15.7%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来自农村,报效农村",从小就比较了解农村的落后情况,努力改变农村面貌的积极性比较高;7.8%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城市劳动力已经趋于饱和,农村开发潜力巨大",这部分大学生村官认为农村的发展空间比城市大,希望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华;3.9%的大学生村官选择了"村官待遇比较好"的选项。19.6%的大学生村官选择"先行就业,为考研、考公务员做准备",说明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受访者把当村官当作了职业跳板。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取决于哪些因素()。
践行福建精神十大人物之一的(),曾获“全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农村村官和全国大学生村官导师”等荣誉称号。
下列文字意在讲述的是() 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世界各国都需要把握的一般规律,更是我们这个农村人口众多的人口大国必须更加注重的重大问题。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供求问题(粮);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转市民问题(人)。
“三农”问题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近几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创新高,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也出现了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如果  不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甚至危及国民经济全局。我们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了很大功夫。  我们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政策支持、加强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布局调整。
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具体数字。 问题: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
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2015年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问题。着力解决“三农”问题()①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途径②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要求③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攻方向④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关题目
(二十四)  【给定资料】
  1.“大学生村官”是指政府选聘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者往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乡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委书记、副书记等职务的工作者。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
  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318]号)指出,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转变,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2008年4月至10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选聘七八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约有30万名大学生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2.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由各省区市提出计划并组织选聘工作。比照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工作管理及考核。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聘用合同期一般为2~3年,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就业、创业。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比照本地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工作、生活补贴,中央财政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均每年分别按5000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拨付,并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在村任职2年以上,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2008年10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中青网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周倍良等10人获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
  周倍良,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年7月,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他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发挥专业特长,用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气、新风尚,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农民律师”、“普法村官”。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柳波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于2006年7月任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村党支部书记。他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讲授知识、传授技术;他带领村民打机井,彻底解决了旱天浇地问题;他建起板材加工厂,安排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文国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四川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考试被选聘到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双岭村任党支部副书记。经过基层磨练、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力,完成了《威远县清溪河水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农村妇女事业发展问题探讨》等课题。他创建的困难村民帮扶项目——同心帮扶基金,改善了群众生活,由于效果显著,在全县得到推广。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介同彬2002年投身当地“大学生村官”计划,担任淇县原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从“两委”班子建设入手,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给村委会工作注入了活力。“村官”生涯使他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创业奠定了基础。他依托自己创办的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带领群众养猪致富;他建起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使村民找到了致富门路。他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4.2008年3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关学者、专家深入9个省市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在调查中,90%以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较高的期望,期望大学生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多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赞成,对大学生在农村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个别大学生村官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有的刚下去时热情很高、信心很足,但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条件艰苦,所学专业很难派上用场,工作起来没了信心和动力。个别地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新华网合肥2007年9月29日消息,蚌埠市凤阳县辞退两名“大学生村官”引起舆论关注。凤阳县人事局局长高峰拿着一份聘用合同说:“辞退易福的理由只有一条,连续两个月没有到任职的板桥镇陈湾村上班,年度考核不合格。”2006年9月易福等19名大学生被凤阳县聘为“村官”,经过培训,他们到该县几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任科技副主任。
  记者采访易福时,他讲了四条理由:一是工资待遇太低,生活费每个月600元,还需要结婚送礼,河堤集资等,加上日常零用,所剩无几;二是省里选拔时说表现优秀的,选拔为乡镇机关干部,但在凤阳根本没有执行,到现在为止,几乎没人被选拔;三是对我们不重视,我加入到“村官”队伍是想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没人关心,无事可做;四是发展空间太小,我是大学毕业生,一些想法总是与他们格格不入,缺乏共同语言,“壮志难酬”啊。
  5.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24%,把农村作为磨练自己舞台的占17%。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40%想考公务员,39%继续在农村工作,3%想考研。
  “大学生村官”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34名投票者中,21.8%的人表示三年期满后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工作;58%的人则决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江苏省泗洪县委某副书记说:“有些大学生到村任职只是为以后升迁仕途打基础,把到村任职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
  6.新华网2008年4月14日报道,记者近期在安徽农村采访时发现,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这些大学生在农村做村官不知道该干啥。农民各自为政,公共物品匮乏,大学生感到无事可干或者无钱干事。二是大学生普遍感觉能力缺乏。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遗憾的是大学生一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让这些大学生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对大学生定位不明确。大学生在农村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组织文化活动、开办夜校等等。但当地干部的主要思路是引进技术、发展经济,大学生们的一些想法往往被村干部简单否定了,使得大学生很郁闷。四是大学生到村后有的处于放任状态。有的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有专家认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稳定”问题。当村官既不是做秀,更不是镀金。虽然“村官”是培养干部的一条途径,但并不保证将来个个都能当大官。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有长期当好“村官”的思想准备,否则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产生打退堂鼓的思想。二是工作“深入”问题。农村是社会生产第一线,工作内容极为丰富,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看你是不是真心钻进去,肯不肯培养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把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方法“科学”问题。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正视矛盾,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四是能力“提高”问题。人的知识一是来自书本知识,二是来自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转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只有干,才能获得,干得越多,才能干得越好。
  7.2008年10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汇报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2008年12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历练与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洁流畅。字数800~1000字。
(二十四)  【给定资料】
  1.“大学生村官”是指政府选聘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者往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乡镇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或团委书记、副书记等职务的工作者。1995年,为解决“三农”问题,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1999年,浙江省宁波市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5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
  2008年3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的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中组部《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组通字[2008318]号)指出,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面向基层就业转变,到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2008年4月至10月,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选聘七八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约有30万名大学生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时期。
  2.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由各省区市提出计划并组织选聘工作。比照公务员管理有关规定,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工作管理及考核。县级组织人事部门与毕业生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聘用合同期一般为2~3年,工作期满后,经组织考核合格、本人自愿的,可继续聘任。不再续聘的,引导和鼓励其就业、创业。
  对选聘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比照本地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水平,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工作、生活补贴,中央财政按东、中、西部不同地区,人均每年分别按5000元、1万元、1.5万元的标准拨付,并按人均2000元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承担。
  在村任职2年以上,工作表现良好、考核合格的,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和研究生的享受增加分数等优惠政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3.2008年10月2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社、中青网组织评选的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周倍良等10人获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荣誉称号。
  周倍良,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2006年7月,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他根据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发挥专业特长,用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农民树立新风气、新风尚,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农民律师”、“普法村官”。
  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柳波放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于2006年7月任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城关乡老韩陵村村党支部书记。他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知识,在田间地头向农民讲授知识、传授技术;他带领村民打机井,彻底解决了旱天浇地问题;他建起板材加工厂,安排村里的剩余劳动力,使农民走上了致富道路,被称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文国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通过四川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考试被选聘到内江市威远县铺子湾镇双岭村任党支部副书记。经过基层磨练、提高了自身素质能力,完成了《威远县清溪河水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农村妇女事业发展问题探讨》等课题。他创建的困难村民帮扶项目——同心帮扶基金,改善了群众生活,由于效果显著,在全县得到推广。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介同彬2002年投身当地“大学生村官”计划,担任淇县原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他从“两委”班子建设入手,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给村委会工作注入了活力。“村官”生涯使他积累了实践经验,为创业奠定了基础。他依托自己创办的兴和畜牧开发有限公司,带领群众养猪致富;他建起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使村民找到了致富门路。他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4.2008年3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民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有关学者、专家深入9个省市区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报告。在调查中,90%以上村民对“大学生村官”抱有较高的期望,期望大学生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积极的影响;多数村民对大学生村官计划表示赞成,对大学生在农村的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个别大学生村官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有的刚下去时热情很高、信心很足,但一段时间下来,却发现条件艰苦,所学专业很难派上用场,工作起来没了信心和动力。个别地方“大学生村官”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新华网合肥2007年9月29日消息,蚌埠市凤阳县辞退两名“大学生村官”引起舆论关注。凤阳县人事局局长高峰拿着一份聘用合同说:“辞退易福的理由只有一条,连续两个月没有到任职的板桥镇陈湾村上班,年度考核不合格。”2006年9月易福等19名大学生被凤阳县聘为“村官”,经过培训,他们到该县几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任科技副主任。
  记者采访易福时,他讲了四条理由:一是工资待遇太低,生活费每个月600元,还需要结婚送礼,河堤集资等,加上日常零用,所剩无几;二是省里选拔时说表现优秀的,选拔为乡镇机关干部,但在凤阳根本没有执行,到现在为止,几乎没人被选拔;三是对我们不重视,我加入到“村官”队伍是想在农村成就一番事业,但是绝大多数时间没人关心,无事可做;四是发展空间太小,我是大学毕业生,一些想法总是与他们格格不入,缺乏共同语言,“壮志难酬”啊。
  5.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份调查显示,超过57%的毕业生认为,担任“村官”是自己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做出的选择。对农村怀有感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占24%,把农村作为磨练自己舞台的占17%。对于3年届满后的工作趋向,40%想考公务员,39%继续在农村工作,3%想考研。
  “大学生村官”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734名投票者中,21.8%的人表示三年期满后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工作;58%的人则决定考公务员进入政府部门。江苏省泗洪县委某副书记说:“有些大学生到村任职只是为以后升迁仕途打基础,把到村任职当成曲线就业的跳板。”
  6.新华网2008年4月14日报道,记者近期在安徽农村采访时发现,选派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这些大学生在农村做村官不知道该干啥。农民各自为政,公共物品匮乏,大学生感到无事可干或者无钱干事。二是大学生普遍感觉能力缺乏。农民普遍期待大学生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资金、农技、信息、市场方面的服务,遗憾的是大学生一般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由于缺少必要的配套技能培训,让这些大学生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对大学生定位不明确。大学生在农村会发现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组织文化活动、开办夜校等等。但当地干部的主要思路是引进技术、发展经济,大学生们的一些想法往往被村干部简单否定了,使得大学生很郁闷。四是大学生到村后有的处于放任状态。有的下去后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问题也不知道找谁解决。
  有专家认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稳定”问题。当村官既不是做秀,更不是镀金。虽然“村官”是培养干部的一条途径,但并不保证将来个个都能当大官。这就要求“大学生村官”要有长期当好“村官”的思想准备,否则一旦遇到困难或挫折,便产生打退堂鼓的思想。二是工作“深入”问题。农村是社会生产第一线,工作内容极为丰富,不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就是看你是不是真心钻进去,肯不肯培养对农村和农民的感情,把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用于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三是方法“科学”问题。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正视矛盾,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四是能力“提高”问题。人的知识一是来自书本知识,二是来自实践,只有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转换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动力。只有干,才能获得,干得越多,才能干得越好。
  7.2008年10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的有关汇报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2008年12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大学生村官”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党政机关培养和储备来自工农一线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各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关心“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着力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问题】
  结合给定资料内容,以“历练与使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简洁流畅。字数800~1000字。
“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 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2000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著名学者乔新生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农业问题。
“三农政策”惠及三农,三农是指农业、农村与()。
南宋王炎悯农词《南柯子》中“人间辛苦是三农”的三农指农业、农村、农民。()
“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 )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 )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中国的“三农”问题,是农民();农业();农村()、市场体系滞后、人口大量过剩。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着力在农业()化、农村()化、农民()化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
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体现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