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的答案

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过程: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几个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这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2)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两点即可)

问答题
2023-03-05 00:29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1)本节课以问题链的设置为主线。先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考,最后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概念图。教师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识别示意图、构建概念图,分析讨论、合作探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依据学生构建的概念图设置问题链,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思维振荡,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根据第二次免疫的特点设定问题情境,分析注射疫苗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了新课标强调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的基本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①精心设置问题。比如,在讲体液免疫时,列举了两个问题,加强学生读书方法指导,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②适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学完第二次免疫的特点之后,联系实际提问: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可以启发学生运用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总之,实施“问题链设置”教学的关键是要创设恰当的情境、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准确设置的问题内容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

试题解析

标签: CMS专题
感兴趣题目
材料:下列教学案例是某高中生物教师的授课过程。过程一:设问:“人类能否在生物圈外建造一个适于人类长期生活的生态系统呢?”利用多媒体播放“美国的‘生物圈2号’实验”影像资料。(内容简介:为了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的试验,美国花费2亿美元建造了完全封闭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8名科学家和家人入住以后,科学家们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养鸡养鸭,耕种收获……1年以后,科学家们不得不提前搬出实验室……)过程二:提问:看完影像资料,你会联想到它与哪些生物学知识有关?哪些问题有探讨的价值?把你认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可能提出这些问题,如①“生物圈2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1号呢?②讨论“生物圈2号”与地球上的自然生态系统有什么不同?……)过程三:学生分组讨论过程四:教师进一步设疑: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一系列原因是什么?会对人类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应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宇航局计划人类2030年移居月球有可能实现吗?……过程五:教师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问题:(1)请分析该生物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2)该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过程的实施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 材料二:“铁的重要化合物”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无机元素化合物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无机元素化合物知识安排在《化学1》的“主题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l》的目录(略)。 材料三:以下是某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1:创设情景,利用铁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入,阅读教科书“资料在线”栏目。 教学活动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铁元素有3种价态。 教学活动3:阅读“方法导引”栏目内容.引导学生列举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有哪些。 教学活动4:学生阅读“工具栏”内容,思考如何鉴别二价铁与三价铁,教师演示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和KSCN溶液反应的实验,学生观察、思考。 教学活动5:教师引导学生设计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转化的实验方案。 教学活动6:学生分成3个大组(2人为1小组),分别完成Fe→Fe2+、Fe2+→Fe、Fe3+→Fe、Fe→Fe3+、Fe2+→Fe3+、Fe3+→Fe2+的实验。 教学活动7:教师总结实验现象,总结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学生课下完成课后习题。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铁的化合物”这一教学片段的有关任务: 问题: (1)试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说明本节课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 (4)请对本课内容进行板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请对这一框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阅读下面一位教师教学高中语文必修(2)《氓》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按要求回答问题。教师教学思路:[A]第一步:提问学生背诵《氓》,提示学生按故事情节发展线索来记诵。[B]第二步:利用多半堂课的时间举例讲解赋、比、兴的知识,要求学生判断诗句中哪里是赋、比、兴手法。[C]第三步: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其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人物情感及人物形象。[D]第四步:概括诗歌主旨。进行课文总结:整体赏析《氓》。以下对这个教学过程的综合评述有误的一项是()。
材料: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蛋白质”一节中“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多样性”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氨基酸的结构以及脱水缩合过程,均是抽象的概念或过程。教师单纯地用语言描述或课件展示都还不能非常明确地表现出多个概念相互间的关系,若配合以概念图进行总结,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体系。问题: (1)依据题干所给的信息,请设计“蛋白质”概念图。 (2)在概念教学中,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最主要的保证,简单谈谈教学语言技能应用的原则。
背景材料: 阅读下列三段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关"乙醇"的材料。 材料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的内容标准: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乙醇"内容属于高中化学必修阶段的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必修化学课程中的有机化学知识安排在《化学2》的"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题中。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使用教科书《化学2》的目录(略)。 材料三教学线索 问题: (1)试确定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2)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除了材料中已用课堂导入方案,请列举一种本节课的课堂导入案例。 (4)对(3)题中化学课堂导入案例进行评价。
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过程: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几个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1)这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2)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出两点即可)
一个具体动作、一节课、一个专题单元的教学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一学期、一学年的教学则不能被看作是完整的教学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与舞蹈《不拘一格的现代舞》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以下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题目
高中某教材必修(3)第二单元第二课课后写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诗,选一首你体会最深的,写一篇鉴赏短文。”这段文字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
阅读“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思路,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的特点。减数分裂教学设计思路: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学必修2的重点和难点,它是一个微观动态连续变化过程,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最大困难在于不能够描绘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而不能描绘的原因又在于过程中出现较多新名词以及过程相对复杂。
阅读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细胞的增殖”的“有丝分裂过程”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飘逸的南国风》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欣赏》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近代音乐家--聂耳》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非洲歌舞音乐》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饮酒歌》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古琴艺术》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高中学生教学内容:音乐与戏剧表演《洪湖水,浪打浪》要求:
(1)设定教学目标。
(2)确定教学重点。
(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具体的教学策略与过程。

请对《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内容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设计必需的基本分析具体包括:
(1)相关内容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2)教学目标分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4)教学过程设计。

阅读普通高中生物教材中“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中“神经冲动的产生与冲动”的内容,设计教学片段的具体过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的作品为《拿来主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短文三篇》,教授这一单元时,下列选项中所列举的教学行为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消费心理面面观;
(2)做理智的消费者。
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说明理由。写出本课程设计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一课第二框《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一共包括以下三个小标题:(1)生活中的权利与义务;(2)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3)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并设计一个课程导入。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请对这一框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教学过程: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攻击T细胞,它主要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HIV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几个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根据上述材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到“关于必修课程的教学”对这一理念阐释错误的是()。
学完必修四的《窦娥冤》之后,教师设置“元杂剧选读”专题,这一专题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所属系列是()。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