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题库 / [问答题]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的重要的答案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的重要主体,但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其作用并不显著,原因何在?

问答题
2022-05-22 00:21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

答:(1)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这是我国司法机关进行审判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在国家机关中是由人大产生的机构,受人大的监督,并对人大大负责。而从共产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司法部同样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检察和审判工作。

(2)我国司法机关参与立法过程的情况是:最高人民法院可负责起草与司法审判以及司法审判组织有关的法律草案,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草与检察工作和检察的组织有关的法律革案。司法机关在立法过程的基础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一般性的。接着进入立法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提出法律议案。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与自身工作和自身组织有关的法律议案。而当立法过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之后,司法机关就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了。

(3)我国司法机关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做出的适用法律的决定,如判决、裁决等,是把一般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情况,形成的正式的书面文件是适用法律的结果,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能作为以后适用法律的基础,是一种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就是说,这种决定不具有公共政策文件的一般特征。

(4)法律解释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具体地揭示法律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法律解释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而在当代中国,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权归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凡属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或做出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做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制定规章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解释。司法机关虽然也有法律解释权,但是这种权力仅限于: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_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司法工作中凡涉及对宪法和法律本身的解释,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应用的解释出现原则性分歧,则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同时,“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做出解释或者裁决”。


试题解析

答:(1)现行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这是我国司法机关进行审判活动所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的司法机关在国家机关中是由人大产生的机构,受人大的监督,并对人大大负责。而从共产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司法部同样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检察和审判工作。

(2)我国司法机关参与立法过程的情况是:最高人民法院可负责起草与司法审判以及司法审判组织有关的法律草案,最高人民检察院负责起草与检察工作和检察的组织有关的法律革案。司法机关在立法过程的基础阶段所起的作用是一般性的。接着进入立法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提出法律议案。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权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与自身工作和自身组织有关的法律议案。而当立法过程进入实质性阶段之后,司法机关就不再具有主体地位了。

(3)我国司法机关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做出的适用法律的决定,如判决、裁决等,是把一般法律规范适用于具体的、个别的情况,形成的正式的书面文件是适用法律的结果,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不能作为以后适用法律的基础,是一种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件。也就是说,这种决定不具有公共政策文件的一般特征。

(4)法律解释是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具体地揭示法律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中,法律解释是司法决策的重要途径和形式。而在当代中国,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不属于审判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应用问题的解释权归国务院及主管部门;凡属地方性法规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或做出补充规定的,由制定法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解释或做出规定;凡属于地方性规章如何具体应用的问题,由制定规章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进行解释。司法机关虽然也有法律解释权,但是这种权力仅限于: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_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司法工作中凡涉及对宪法和法律本身的解释,或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法律应用的解释出现原则性分歧,则需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或决定。同时,“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做出解释或者裁决”。


感兴趣题目
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是指直接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者。下列选项中不是社会政策的直接主体的是()。
在我国,制定教育政策的主体主要有()、()和()。
我国的司法机关是政策执行和政策监控的重要主体,但作为政策制定的主体,其作用并不显著,原因何在?
公共事业产品政策制定的主体有哪些?政府在公共事业产品政策制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 )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 ( )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的标准来划分,可将公共政策划分为()。
公共政策主体中,()是最广泛的非官方政策主体,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政策主体与政策客体的统一。
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为过程称为( )
政府作为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主体,对各项创新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和解释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社会政策的行动主体是指制定和实施衬会政策的责任承担者或行动者。下列不属于社会政策行动主体的是( )。
相关题目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在政策执行研究中,强调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的分立性,偏重政策执行实务与个案研究 的研究路径是( )
以政策主体在制定一项政策时有无现成的规范和原则可遵循为标准,可以把公共政策划分为( )
从系统论角度看,( )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政策执行主体为了实现公共政策目标,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对象,使公共政策内容变为现实的行为过程称为()。
()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以及公共政策执行任务完成以后,根据信息反馈对原政策所作的必要补充或修正。
无论立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及执政党作为社会政策直接主体,它们相对于社会政策对象来讲,通常处于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优势地位,这说明社会政策直接主体有()。
无论立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及执政党,作为社会政策直接主体,它们相对于社会政策对象来讲,通常处于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优势地位,这说明社会政策直接主体有( )。
作为社会政策主体之一的民间组织,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包括政策问题确定、政策制定、()、政策监控、()、政策终结等六个政策阶段。
我国政策监控机制由以下几个方面所组成:权力机关的政策监控、行政机关的政策监控、司法机关的政策监控、()。
公共政策评估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标准,对公共政策方案、执行和结果进行测量和评判的过程。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政策监控系统是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组织、利益团体和公众舆论对政策系统的监控所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公共政策体制,是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并非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活动程序。
所谓公共政策体制,不仅指公共政策权力在政策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所形成的权力格局,而且指政策主体在政策过程中的()
在我国,()是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它是我国政策制定及立法的主要机关,也是政策执行和监控的制约机构。
()是指政策主体试图通过制定和施行政策予以调整的社会问题。
在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主体是()
广告位招租WX:84302438

免费的网站请分享给朋友吧